網頁

2017年7月12日 星期三

競爭力流失的台灣高教 亟待鬆綁


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NOVA情報誌】帶你進入多采多姿的3C世界,每週主題深入探討,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的電腦與數位產品資訊!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7/13 第403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反恐」帽子別亂拋
聯合報社論 聯合/競爭力流失的台灣高教 亟待鬆綁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永豐金案 暴露金融監理漏洞
民意論壇 聯合筆記/改革不能殘民以逞
一例一休… 產業至死方「修」?
陳長文:擋前瞻再繳械 留國民黨何用
不譯蔣介石 外交變內鬥的延長
洩漏總統行程? 別拿警察當箭靶
不譯蔣介石… 丟臉丟到國外!
不譯蔣介石… 翻譯也要洗腦?
用研究獎勵 提高教授薪資
孩子的價值 不在校名
綠能發電量 講清楚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反恐」帽子別亂拋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巴拉圭總統來訪,慶祝兩國建交六十周年。蔡政府唯恐慶典遭陳抗干擾,除臨時變更地點,更把維安拉高到「準反恐」層級。以「反恐」規格對付陳抗,是用牛刀殺雞,把人民當恐怖分子,完全不恰當。

不可諱言,蔡英文近期下鄉行程飽受陳抗群眾騷擾,維安部署防不勝防。但這些群眾以退休公教警消為主,人數不多,雖偶爆發衝撞、扔鞋,但多僅止於舉牌叫囂。對如此尋常的公民示威,蔡政府竟視如「恐怖分子」,還提升維安規格;一副如臨大敵狀,不知把民主政府的心胸置於何方?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更肅殺宣稱:國安單位已掌握情資,「有組織的力量正預謀在友邦元首來訪時衝擊維安」,意圖製造衝突與破壞。這口氣,和一黨獨大時代的國民黨有何兩樣?更有傳聞稱,為對付如影隨形的陳抗,蔡總統的維安將出動「火力隨扈車」,配備步槍、衝鋒槍等武器。弄到如此風聲鶴唳,儼然重返戒嚴時代,這是蔡英文執政的目的嗎?

事實上,目前這些小規模的陳抗固然擾人,但比起當年民進黨在街頭施展的暴力示威,則遠遠望塵莫及。十年前陳雲林來台,綠營支持者在台北街頭爆發數波攻擊,甚至以石塊、糞便、汽油彈攻擊維安警力;當時,身為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如何輕鬆卸責,她忘記了嗎?

反恐的帽子別亂拋,否則,當真正的恐怖分子現身時,政府的維安伎倆均遭識破,那才真是危險。

   
聯合報社論
聯合/競爭力流失的台灣高教 亟待鬆綁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推出「高教十字路」專題,針對全國公私立大專校院進行調查,多數校長對台灣未來的高教競爭力感到悲觀。這樣的結果,其實不令人意外;但高達七成二的校長認為台灣高教只剩不到五年的競爭力,仍令人心驚。更嚴重的是,面對這樣的困境,蔡政府與大學校長的認知與解方完全南轅北轍,再加上政治拉鋸與社會角力的夾纏,台灣高教要擺脫五花大綁的命運只怕難上加難。

從廿多年前教改廣設大學開始,又對少子化浪潮視若無睹,全無因應,即已種下禍因。十餘年前,教育部以「頂尖大學」和「教學卓越」等計畫撒下重金,企圖引領高教發展;結果,除推升極少數大學排名外,各種評鑑措施反而把各大學打造成高同質性的「教育部大學」,更導致技職教育崩壞,產學斷鏈,乃至整體高教競爭力的嚴重流失。

蔡政府執政的蝴蝶效應,更加劇了高教困境。例如:兩岸關係急凍,導致陸生減半;對岸極力爭搶台生,讓台灣高教雪上加霜;年金改革讓大學教師人心浮動,大學攬才更形困難。此外,一例一休與兼任教師納保,也打擊教學士氣並影響學校財務,卻未能真正保障師生權益。

面對高教的困境,大學校長多半主張應朝「自由化」方向發展,要求鬆綁。但是,學費鬆綁或招生鬆綁,卻不符蔡總統擴大高教「公共化」的承諾。事實上,自由化與公共化並不必然扞格,大學應兼具自由化和公共化的精神,但政府對大學的干預越來越多,制式的評比和僵化的學費政策,都讓大學的經營備受掣肘。政府奢言公共化,除討好年輕人並讓大家吃大鍋飯外,台灣高教如何和國際比拚?

教育部近日宣布未來五年將投注八五○億元,辦理「高教深耕計畫」,誇稱經費比頂尖大學及教學卓越等計畫的總額多。但這顯然仍未脫「砸錢辦學」的迷思:如果砸大錢就有用,為何連續五年五百億的頂大計畫卻看不到成果?何況,政府撒了大錢,就愈發可以堂而皇之以計畫來制約大學發展,甚至以預算羈絆頂尖走向。事實上,北京清華大學一年的預算,已是台灣大學的五點七倍;大陸七十三所高校一年總預算達一.五兆新台幣,直逼我中央政府年度總預算兩兆,試問:區區八五○億又如何深耕高教?

九成校長主張學費自由化,但這在台灣已非單純的教育問題,而是被選票和民粹所制約的政經、社會問題。尤其,經濟弱勢較多的私校學生,要負擔公立大學生兩倍的學費,卻僅能分配到三分之一的教育資源,當然更讓反對學費調漲的聲浪高漲。如此一來,也讓體質好的大學遭到五花大綁,有志難伸。

大學校長們感嘆「教育部管太多」,其實是「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管太多」。教育部該管的是大學註冊率、財務、經營的透明化,以免學生誤踩「地雷股」,其餘則應回歸《大學法》精神讓大學自主,讓沒有競爭力的學校被淘汰。至於如何確保弱勢學生也讀得起好大學,則應透過其他管道來達成。

政府自以為是在推動高教的「公共化」,其實它的手段只是促成「平均化」,不僅違背了大學的「民主化」,更導致它們的「平庸化」。高教競爭力流失,問題不只在錢;高教改革的途徑,也不只是學費和招生鬆綁。如果政府的心態是閉關自守,根本無視外在競爭,卻又要假充是全能政府,對於高教動輒插手干預,大學如何能走出活路?

蔡政府正在強推前瞻建設計畫,卻忘了教育才是真正重要的國家前瞻工程。政府對該重視的不重視,對不需要的建設卻猛砸錢,根本是本末倒置。難道非要等到那些備受質疑的軌道、停車場蓋好了,才發現高教已失去競爭力,人才流失殆盡,國家競爭力一蹶不振?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永豐金案 暴露金融監理漏洞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永豐金控從去年7月開始,持續發生牙材商鼎興、三寶建設相關放款爭議案,引起金融市場的軒然大波。目前這些案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終會查個水落石出,但從全案的放貸過程,明顯看出金融監理的缺失,為健全金融市場,主管機關應亡羊補牢,修改不合時宜的監理法令。

首先,有評論認為永豐金爭議案是因為家族控股所致,隱含的意思是家族控股的金融機構比較會出問題,此點是值得商榷的。台灣的金融機構不是政府成立,就是有財團家族創建,雖然政府控股的金融機構可以民管化,家族控制控股的金融機構可以股權分散,然而當家族願意持有較高的持股,其家族財富與金融機構的價值有高度連結,經營效益不會比股權分散的金融機構差。

另一方面,過去也有公營或泛公股金融機構曾發生因政治壓力、個人操守問題的違規放款與投資弊案,因此,永豐金案的關鍵不在於家族控股,而在金融監理與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問題。

其次,有評論認為上述放款爭議案是永豐銀行董事隱匿關係人的申報,以致對授信案給予無擔保放款,此有討論空間。台灣銀行法要求銀行的董事、監察人與經理人(稱為負責人)必須申報關係人,其範圍包括:血親三親等、姻親二親等以內之人,以及他(她)們為負責人或大股東的企業或機構。

而上述關係人向銀行借款,必須經董事會重度決議,並有十足擔保。此種申報制度在全世界算是相當嚴格,很少國家有如此大範圍的申報;同時,現今社會的家族關係更複雜,而家族成員也可能有紛爭,因此有時候是關係人未提供,而非銀行內部人不申報。主管機關目前在思考要以法規課責於銀行內部人之關係人申報,然而一旦修法則會擴及所有銀行負責人,因此我們呼籲主管機關考慮上述時代轉變產生的限制,更嚴格一定有助於防弊嗎?

雖然永豐銀的董事有關係人申報不完全,而致使相關授信案未有擔保品或擔保品不足,但我們要反問的是這些有問題授信案的審查程序是否健全?以牙材商鼎興案,永豐銀行無擔保台幣4億元之授信案是否適當?因此,除了關係人建檔的問題外,銀行的授信品質實在很有問題。

再者,有關金控或銀行旗下海外租賃公司的管理也有加強的空間。海外租賃公司與銀行類似,提供授信,但受到的監理程度較低,其重大授信也不必送金控或銀行審議。以三寶建設相關超貸案,永豐金從屬公司Grand Capital 提供1.35億美元(台幣約41.3億元)授信,而根據報載相關授信程序也有問題;其實此家海外租賃公司,也涉及十幾年前博達公司的授信案。因此,我們建議主管機關的檢查應將金控或銀行旗下租賃公司納入,而且重大授信案要定期呈報金控或銀行董事會。

另外,海外授信案之擔保品管理也應有所規範。這次三寶建設授信案之擔保品,並非資金投資的上海1788大樓,而是此大樓之控股公司的股權。一旦此棟上海大樓出售有問題或資金無法匯出大陸,則此授信案就會有違約的可能。

近來,本國銀行為了提高放款利率,紛紛參加國際聯貸案,我們呼籲銀行董事會要審慎評估以海外控股公司股權作為擔保品的合適性,同時主管機關金融檢查也要納入。

最後,政府應思考健全台灣的公益檢舉人制度(吹哨者保護法規),納入金融機構與上市櫃公司。這次永豐金案,有內部人向主管機關舉報,但報載疑有洩漏檢舉人身分之情事;而且根據報導,檢舉人也曾經想向永豐金獨立董事面訴,但卻無法全部如願。

由於相當多弊案,並非董事會或主管機關發現,而是內部人檢舉,因此必須有相關保護法規;而獨立董事在面對相關檢舉也應該積極面對。金管會會應藉此案強化金融監理法令,彌補可能的缺失。

   
民意論壇
聯合筆記/改革不能殘民以逞
林河名/聯合報
公教年金改革在立法院臨時會完成修法後,蔡英文總統感謝公教人員幫助國家度過難關,但緊跟著她的,卻是「反年改」陳抗如影隨形,逼得總統府提高維安層級。改革尚未成功,政府與許多人民的關係卻已出現重大裂痕。

年金改革是蔡總統施政的重中之重,「今天不做,明天就要後悔」。尤其,年改在馬英九執政時曾功虧一簣,對蔡政府而言更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多數人民也支持改革,但政府立場堅定之餘,更應態度謙卑。年金改革原為解決造成對立的制度,最終若讓人民更形對立,改革必難成功。

也因為年改的複雜性,在執政前,蔡英文曾說:「讓我們的年金制度,成為團結社會的制度。」在選舉中,她也說,「我們不是要打敗任何人,而是要打敗這個國家的困境」。可見,改革不是要汙名、鬥臭任何人,而是要建立合理的制度;年金改革,正是為了財政永續的年金制度。

但不可否認,年改過程中,軍公教就像背負了原罪:國家承諾的保障,讓自己彷彿「既得利益者」;主張信賴保護原則,竟成了「抗拒改革者」。或許如蔡總統所說,「在蔡英文政府的年金改革中,沒有人會因為改革而活不下去」,但改革期間的受辱,確實傷了不少軍公教的心。

「如果有任何代價要付,我一肩扛起」,「所有的責難,也就到我為止」。年改三法通過後,蔡英文說得慷慨。於是,陳抗者都衝著她來。

其實,只要不逾越法律界線,陳抗是表達意見的權利;如影隨形也是時時提醒執政者,施政忽忘人民感受。只是,陳抗過激可能觸法,也容易模糊訴求焦點,反而達不到抗議的效果。這是陳抗的雙面性。

陳抗者固然不該踩紅線,執政者更該容忍,聆聽人民心聲。連日的陳抗,已讓維安人員繃緊神經,巴拉圭總統來訪期間還升高到「準反恐」層級,雖是預防萬一,但把反年改人士比作「恐怖分子」,只是再一次妖魔化。看著蔡英文在總統府前以軍禮歡迎巴拉圭總統,卻加派警力拉出路障阻絕陳抗,退休軍公教能不感嘆「人民不如友邦」?

民無信不立。年改雖有進展,但從如影隨形的陳抗就可看出,已有人民對政府不再信任,應該盡快修補關係,否則,年改後續還有軍人及勞工,影響人數及層面更大。

蔡總統說過:「要完成改革,不能橫柴入灶。」若把殘民以逞當作改革,人民不僅會拍桌、上街,還隨時會把權力收回去。

   
一例一休… 產業至死方「修」?
謝明輝/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執行長/聯合報
「一例一休」上路至今,讓產業一片哀鴻遍野。這個月結束了半年的宣導與輔導期,進入檢查階段。但不僅藍營縣市首長齊聲反對「一例一休」,就連綠營的賴神、花媽、花冠…等百里侯也紛紛表態以輔導代替處罰。「一例一休」檢查卻不開罰,使得法律形同虛設,再次重擊蔡總統的領導威信。

中經院調查指出,「一例一休」對企業的營運已產生明顯影響,從製造業到服務業無一倖免。九成以上企業反映新制增加了「勞動成本」、八成左右也認為對「工作人力調度」造成困擾。企業大受衝擊,但勞工並未因此受惠,少了加班機會,收入頓減,就連一般民眾也逃不過上漲的物價。「一例一休」作為小英執政初試身手的重要改革,卻一舉成為「政策困窘」的代表作,恐怕也是當初選舉時百般討好勞工的小英始料所未及。

小英政府強推「一例一休」造成勞資與民眾三方皆輸,更讓政府威信掃地。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為免事態惡化,「朝令有錯,夕改又何妨」。如今從勞工、企業、外商,到各地方政府不斷呼籲儘速修法。希望小英總統真能「謙卑、謙卑、再謙卑」,從善如流,趕在立院新會期重提修法。莫要等到叫苦連天的企業被扼殺殆盡後才想調整,只怕「亡羊補牢」,為時晚矣!

   
陳長文:擋前瞻再繳械 留國民黨何用
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台北市)/聯合報
幾乎舉國皆罵的《前瞻基礎建設條例》,國民黨在審查前,文攻武鬥,幾乎什麼狠話都說了。但到了臨時會,竟然演出大和解,揮一揮衣袖,就讓民進黨帶走所有光采。

國民黨說他們只有卅五席,人太少,已經盡力。但民進黨在二○○八年席次更少,才廿七席,當時國民黨拿到四分之三席次,民進黨在立法院也幾乎要擋什麼就擋什麼,怎麼沒聽民進黨嘆氣喊人少?

讓國民黨擁有多數,捍衛不了理念,通過不了法案。現在,在野了,人少了,又哀怨是選民沒給國民黨足夠的席次,在立法院把關。多數不行,少數也不行,說難聽點,那留國民黨何用?

沒有人期待國民黨真的擋下前瞻,大家期待的是,國民黨展現為民把關,寸土必守的決志。可是民進黨的大軍都還沒拔劍,國民黨就先拋盔棄甲,這才是讓人最生氣的地方。

年金改革,國民黨不能幫軍公教守最後的一寸尊嚴。尚可說,那是因為民進黨成功切出了職別對立,軍公教是「小群」,而勞工等其他職別是「大群」,選票計算下,國民黨不敢大聲。

但這次前瞻計畫,大多數民眾都看得出,那是錢坑計畫,將把國家財政帶進萬劫不復之境,國民黨反對,是站在大多數民意一方,正所謂民氣可用,但這個「敗民氣」的政黨,連人民站到他的身後挺他,還怯戰逃跑。

更氣人的是,國民黨另一個卸詞是,「我們砍了一半啊!」這種數學能力,無怪乎被郝明義嘲笑,昔有朝三暮四,今有八八四四。真正的「砍一半」,是把「八年」八千八百億,砍成「八年」四千四百億,國民黨卻搞成「四年」四千二百億。而四年後,還是可以再追加四千二百億。

國民黨團總召林德福說,後續的審查預算,才是重頭戲,「沒有環評、沒經濟效益、沒可行性評估的計畫,都不能納進來。」這句話不能說不對,但人民疑慮的是,前面的條例你就自我繳械了,為什麼預算你就擋得下來呢?

現在行政院會已經通過第一期特別預算了,我們都在看國民黨如何為人民「嚴審」。筆者必須強調,如果民進黨依然堅持要把人民的血汗錢,投入到沒有環評、沒有財務分析的錢坑建設中,那麼國民黨必須以「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決心,捍衛議事,就算被用抬的、用拖的,也必須堅守到底,寸步不讓。

國民黨該知道,現在國民黨的支持者不忍讓國民黨倒,幾乎只剩下一個理由,那就是:不捨國父孫中山先生創立的黨就這麼煙消雲散。國民黨不能對不起支持者,不能對不起中山先生,也不能對不起台灣民眾,打起精神振作吧,否則,二○一六年的大敗,只怕仍不是國民黨的谷底。

   
不譯蔣介石 外交變內鬥的延長
張勳慶/文字工作者(新北市)/聯合報
巴拉圭總統卡提斯來台,蔡總統用禮砲相迎,但巴國總統致詞時,三次提及蔣介石,外交部傳譯卻不直譯,而用「建立中華民國諸多偉人先進」代替,引發論戰。

當外國元首來台,用自己母語明確指出台灣的早期元首,我們這時倒把「外交是內政的延長」,演成「外交是內鬥的延長」,無視他國元首的表述,更失去了民主自由國家當有的泱泱之風。

當年美國與中國大陸建交,台灣反美風潮充斥,卡特總統被罵成花生總統,連校園都有羞辱的學生作品,但那時外交系統仍稱其為卡特總統。內政是家門內的事,外人來台沒必要、也不應該去承受這些烏煙瘴氣,就像國人對陳水扁愛恨交織,但若有外國人來台提及,我們能說此人不是我國元首之一嗎?

外交部人員對巴拉圭總統訪台致詞的改詞,除了失外交禮儀外,更是察言觀色把家醜演給外人看,但又自打耳光把老蔣形容成偉人先進,外交辦成了取悅主子的馬屁秀,看來當外交部都搞政治正確,那在中國大陸一路強壓猛打下,外交只會越辦路越窄。

   
洩漏總統行程? 別拿警察當箭靶
吳宗傑/警(新北市)/聯合報
針對總統行程為民眾事先知悉,政論節目竟直言洩漏管道是地方派出所,甚至轉述國安單位「研判」是地方警政系統洩密。身為因應陳抗活動及特勤勤務執行維安的基層員警,對於洩密說覺得有失公允。

維安勤務時,如果現場民眾過度激情,有不理性的行動,往往會造成人員受傷。因此每位員警無不希望現場狀況平和,勤務過程順遂,最好是沒有抗議民眾來鬧,怎麼會拿石頭砸自己腳,吃飽沒事將情資給陳抗民眾,讓勤務變複雜?

再者,能知道總統行程的,並非僅有警察;總統要參訪的機關或公司行號等場所,均會事先協商,主辦單位都比警察事先知情,並會動員準備或安排接待。且通訊軟體發達,除主辦單位上下知情,連附近攤販、居民等,光看場地陣仗,大概也可得知。

反觀基層員警往往在勤教前,才知道何種勤務、要去哪裡,有時連對象是誰都不清楚。根本不可能是員警對外洩漏,但卻老是由警察背黑鍋,實在有夠窩囊。

希望論述說話負責,如真警察洩密,請提具體事證向司法機關舉發,而不是打擊員警士氣。

   
不譯蔣介石… 丟臉丟到國外!
胡文琦/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新北/聯合報
巴拉圭總統卡提斯來訪,致詞時強調兩國邦誼穩固,三度提及「蔣介石」前總統,讚美他是「捍衛國家尊嚴的先烈」時,我外交部專業口譯竟「有意無意、似懂非懂」地一律略過「蔣介石」名字;對此,外交部回應表示將認真檢討改進。

卡提斯致詞提到,兩國自「蔣介石」起、多年來的情誼不曾改變並且與日俱增;他重申,將繼續強化與中華民國台灣的雙邊情誼,持續鞏固台巴之間密不可分的合作交流。

難道我們的專業翻譯程度那麼差嗎?還是這位翻譯如此善於觀風向、度形勢,真是個做官的人才?還是長官早已特別交代?怎麼遠在南美的友邦元首,對「蔣介石」的過往歷史事實與貢獻,知道的還比我外交部還多?蔣介石功過當然可以談,但我們怎麼會丟臉丟到國外元首身上去?甚至搞到還需要為這樣的「疏失」向巴方妥善說明?

政治不用搞成這個樣子吧?難道中華民國是從石頭裡面蹦出來橫空出世?而蔣介石對台灣「只有過沒有功」?人非聖賢,何況在那個風雨飄搖且風聲鶴唳的國共對抗時局,難道蔣的所有作為不該得到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評析嗎?又難道不是民進黨說門關起來可以大聲互嗆,但對外的時候應該一致對外,不要把臉丟到國外嗎?

怎麼會在一個這麼重要的國際元首會面場合,發生了這起不應發生、不可思議且不可原諒的「疏漏」,除非,這就是蔡政府所期望看到的「真正專業翻譯」。

   
不譯蔣介石… 翻譯也要洗腦?
高文文/公(新北市)/聯合報
巴拉圭總統卡提斯訪台,沒想到致詞時提到「蔣介石」,外交部翻譯人員卻以「諸多偉人先進」取代,令人匪夷所思。

不管蔡政府或民進黨有多麼討厭先總統蔣公,也不論其歷史評價有褒有貶,各界見仁見智,但蔣公對台灣經濟發展有重大貢獻,是不爭事實。試問,如果沒有這段艱辛的歷史,還有現今的民進黨執政嗎?

蔡政府上台後「去蔣」化,連外交部翻譯官也「洗腦」,過度抹滅歷史,恐怕只會自取其辱。

   
用研究獎勵 提高教授薪資
張顏暉/台灣大學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年金改革後,大學教授的薪資引起討論,行政院長也要求研究改善。但長久以來台灣軍公教薪資一直是綁在一起,要把大學教授薪資獨立出來恐怕難度甚高。但也許可以回顧一下,數十年前政府是如何改善教授薪資的。

我是民國七十六年回台任教的,當時副教授月薪三萬元,國科會研究獎助每個月八千元,約為薪資的四分之一,有資深的前輩告知更早期這個比例可達二分之一。要得到這個獎助,必須執行國科會研究計畫,這是當年國家為了鼓勵從事研究工作的獎勵措施。這個措施的好處,是不必牽動軍公教薪資體制,也與退撫無關,即可增加實質薪資。更重要的是這不是大鍋飯,不是每個教授都有,研究計畫通過審核才能得到獎勵。

當年我回國時台幣兌美元是一比四十,三萬台幣為七五○美元,差不多是在美國當博士生研究助理的錢。民國八○年代台幣大幅升值,政府多次大加薪(有一年高達十六%),且開始挹注大量經費於學術與科技研究,時代氛圍充滿樂觀及明天會更好的期待,很多國外學人歸國任教或創業,是台灣高教及科技起飛的年代。在這期間由於薪水有調高,所以研究獎助費(後來改名叫主持費)沒什麼變動,卅年只微幅從八千元調至一萬元。以目前助理教授起薪約七萬,計畫研究獎助費約為薪資的十五%。

卅年過去了,由於民國九○年後薪資停滯不前,又淪落回民國七十多年的情況,剛回國的助理教授薪資跟在美國當博士生研究助理薪資差不多。但目前的情況比以前險峻許多,國際化使得人才流動容易,台灣社會樂觀氣氛已然消散,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如果政府不快拿出一套辦法,吸引人才回國或留在國內任職,過去卅年累積的學術、科技基礎很快就會變為殘垣斷壁,沒有知識以後也不用談知識經濟了。

將大學教授薪資抽離軍公教系統,會是很大的工程,因此要快速改善教授薪資並鼓勵創新研究,也許可師法三,四十年前的做法,用計畫研究績效獎助費來增加教授薪資。科技部已有研究績效評估系統,並據此給予研究人員不同之研究計畫,可以此為基礎給予不同類型研究計畫主持人研究獎勵。

對於大型研究計畫如攻頂計畫,這種以千萬或以億計的計畫,主持人都是國內頂尖的研究人才,應該給予高額的研究獎助費如一個月八萬,使他們的薪資能較為接近國際水平。對於核給三年期計畫的人,這些人約為台灣研究人員的前廿五%,或可給予一個月五萬元的研究獎助費。至於核給一年期計畫的人員或可給予一個月兩萬元的研究獎勵。

這個績效獎勵制度可鼓勵大家努力做研究,會比齊一式的加薪更有激勵效果。另外,由於表現良好之新進人員一般會核給三年期計畫,這對延聘表現良好之助理教授應有很大幫助。

   
孩子的價值 不在校名
陳啟濃/國中校長(投縣水里)/聯合報
免試入學放榜,本校選擇社區高中的學生比率比往年高。經多年煎熬,大家還是相信學習是靠自己,不是讀明星高中能保證的。

只是,學生與家長的心中,還是有學校高低的分別心。考上社區高中的學生,總是不太願意講出自己錄取學校;但只要是自己的選擇,按照最有利的條件,包括方便就學、自己的興趣、符合自己的能力、學校教育的特色等,都應該有歡喜心,充滿自信心,帶著滿足的心情入學。

每位學生都應被肯定,好好發揮自己的潛力,以後總能在社會上,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位置。人的價值,是對自己的肯定,不該完全讓外人的眼光評斷。學生的價值,當然是要有正向的態度,積極、努力、奉獻與配合,而不在於就讀什麼學校。我們要鼓勵學生,人生需要不斷的自我突破,勇於接受考驗,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這些價值,才是豐富自己的人生重要的條件。

   
綠能發電量 講清楚
張文杰/清華大學工科系研究助理(/聯合報
前幾年,有篇網路文章說「比利時一條太陽能高速公路發電量超過核四,而且造價只要六億五千萬元。」還被民進黨立委在政論節目上引用,質疑馬政府要建好核四根本是浪費錢。但後來被網友打臉,因為這是把單位看錯才會算出這麼離譜的結果。

事實是,比利時那條太陽能高速公路「一整年」的發電量,超過核四「一個小時」的發電量;若換算成造價成本,太陽能高速公路要達到核四一整年的發電量,造價要高達四兆多。

桃園市長鄭文燦日前參訪沙加緬度近郊的蘭喬賽可太陽能廠,該廠為核電廠除役後改為太陽能發電廠,鄭市長表示「發電量為一一○○百萬瓦,相當於台灣核一廠八十%發電量」,但實際上蘭喬賽可太陽能廠僅有一一百萬瓦,而且太陽能無法像核電廠可長時間穩定廿四小時滿載發電,平均一天發電量只有核電的六分之一,所以事實上只有「台灣核一廠的○.一三%發電量」。

鄭市長在桃園推廣的光電埤塘計畫,第一階段要在一六六口埤塘,平均一口埤塘約四百萬瓦,預計總發電量可達六六○百萬瓦,號稱可以「達到核二廠一個發電機組」。但這也是用類似的膨風算法。

實際上,一口埤塘只有約○.四百萬瓦,而核二廠一個發電機組也不是六六○百萬瓦,是九八五百萬瓦,所以這樣計算下來,光電埤塘計畫只有「核二廠一個發電機組的一%發電量」。

行政院長林全接受專訪說,「他很期待四年之後,彰化外海就有風力發電,估計四到六年間有五百個左右風力發電機組,發電量會超過現在的核一和核二廠。」但現在台灣有三四四部風力發電機組,年發電量只有約十五億度,怎麼可能五百個風力發電機組的發電量,就超過核一廠的一百億度和核二廠的一五○億度?

能源局算過,外海的風力發電機組在二○二五年蓋到七五○個,年發電量也才約一百億度,怎麼可能發電量會超過核一和核二廠?詳細一看,果然又是把風力發電機組當作跟核電廠一樣,可以長時間穩定廿四小時滿載發電,才得到發電量可以超過核一和核二廠的結果。但是三歲小孩都知道風力是有強有弱,不可能長時間穩定廿四小時滿載發電的。

要發展太陽能和風力發電都是好事,這支持核能的人也不反對,但反核政客要何時才會把綠能發電量講對呢?

   
被齊柏林「看見」汙染 日月光卻勝訴
打了近四年官司的日月光半導體K七廠涉嫌排放廢水汙染後勁溪一案,被導演齊柏林「看見」汙染的日月光,在司法上一路贏到底,但實質上卻付出慘烈「代價」。

退隱的貴族─鼓山
訪遊鼓山,黃昏,西子灣落日是高雄最知名的美景之一。入夜,山上可以聽見許多版本的戀人絮語正在對話,好不浪漫。鼓山,就像是一個退隱的貴族,但貴族優雅的氣質卻永遠無法被抹滅。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