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7月4日 星期二

蔡政府將端出媚俗去中的歷史課綱


【常春藤解析英語電子報】程度為英檢中級∼中高級,文法解析最詳盡、學習最快速吸收,是您必讀的英語刊物。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7/05 第402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民進黨的正當性自殺
聯合報社論 聯合/蔡政府將端出媚俗去中的歷史課綱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經貿自由化 才是王道
民意論壇 外交戰火重啟? 免簽待遇不是永久的
年改過後…公教心冷了 軍勞有尊嚴?
新課綱出爐 台灣國際地位「確立過程」不見了
水汙費不是使用者付費
財團法人醫院 並非都財團所設
聯合筆記/牛背上的童年
政府之手 新創企業的敵人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民進黨的正當性自殺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民進黨擁有國會過半席次,就以為拿到了政治上「綠燈全開」的萬能通行證,可以對所有法案予取予求。這種想法,未免太天真,也太狂妄。民進黨渾然忘了,在民主政治中,還有所謂的「正當性」。

根據多數決原則,擁有多數席次的政黨當然能靠表決在國會取勝;但是,這並不表示它一定能贏得人民的支持。其關鍵就在「正當性」:如果多數被統治者不認可統治者的決策作為,執政者的正當性就會不足,就會導致公民不服從。民進黨要強為蔡政府的「前瞻建設計畫」開路,其結果,勢必如一次「正當性」的自殺。

前瞻計畫提出後,被外界批評得體無完膚。無論是財務的揮霍、計畫的草率、後續的營運,和可行性評估的闕如,不僅民眾疑慮重重,更過不了各方專家之眼。但蔡政府非但執意要做,更要求綠委全力護航,限期闖關,甚至不借假造民調數字。這種蠻橫行徑,令人難以忍受。

在野黨在國會「反前瞻」雖已形成共同陣線,但以執政黨的強硬態度,只怕未必阻擋得了。我們要提醒民進黨:仗著席次優勢強行過關固然不難,但若悍然把民意踩在腳下,接下來的八年,就要面對日復一日的民意反撲,永無寧日。

所謂「正當性」的自殺,正是如此。民進黨團變成了他們當年嘲諷的「表決部隊」,還不知能撐多久的林全內閣又能為「前瞻」辯護到幾時,最後要誰來收拾一擲四千億的軌道後患?

   
聯合報社論
聯合/蔡政府將端出媚俗去中的歷史課綱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公告,歷史科重點放在台灣最近五百年脈絡,中國史大減內容並移至東亞歷史脈絡中討論,世界史則著重台灣與世界互動。這份期望以台灣為主體建構下一代史觀的新課綱,引發「文化台獨」的質疑,也對台灣社會和兩岸關係投下更多陰影。

扁政府時代的歷史課綱,已將「台灣史」與「中國史」並立;蔡政府更採取去中國化的剪裁方式,不再清楚劃分台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而改為台灣史、東亞史、世界史的分域架構。究其實,旨在凸出台灣的主體建構,而模糊中國的歷史脈絡,切斷台灣與中國的連結,而強化台灣與世界的互動。

弔詭的是,在台灣史分域,「現代國家的形塑」是重要主題,討論「台澎金馬如何成為一體」;但第二分域裡的中國史,國家不是重點,中國史只是東亞史的一部分,中國的歷史無須詳研,重點擺在「中國與東亞的歷史交會」。從而,第三分域的「台灣與世界」,看起來更像是「從台灣看天下」的世界史。

新課綱強調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凸顯以人民為主體的歷史,要建構以台灣為主體的史觀。話說得好聽,但如果為媚俗、乃至媚獨而扭曲歷史,或為意識形態而剪裁歷史,只會讓歷史變成政治的工具,誤導下一代的學習。拆解中國歷史脈絡,名為學生主體,實為框限學生思考。難道能為了建構以台灣為主體的史觀,而拼拗出「沒有中國」的台灣史,和「不能沒有台灣」的世界史?難道能為了模糊台灣與中國的連結,而裁剪出「沒有台灣」只塞在東亞史一角的中國史?

新課綱要以人民為主體,翻轉看待歷史的角度。例如,課綱說明提到的「黃巾之徒」,歷史課綱主持人金仕起曾說要從人民的角度去思考東漢的農民運動黃巾之亂,而不能從皇帝的角度看待。史觀翻轉當然是必要的多元歷史思考,但這不是蔡政府的創舉,毛澤東早就用過。毛澤東說「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其背後,卻是全套的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歷史是人民的歷史,不是帝王將相的歷史;因此,黃巾之亂成為中共頌揚的農民起義,以呼應毛澤東的農民革命。現在蔡政府端出一部「去中國化」的歷史課綱,卻不惜抄襲中共的史觀翻轉,豈不矛盾?或者,這只是跟隨全球民粹風潮媚俗上演「人民的名義」?

通過教育形塑的歷史意識,是凝聚國家認同的重要工具,也是建構國家主體性的基礎。蔡英文洋洋得意的「天然獨」,其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同樣的,各方對「文化台獨」的質疑,恐怕也不是無的放矢。蔡政府上台之初,許多人即認為教育部長和文化部長的任命,可能隱藏著「文化台獨」的意圖;從教長一上任就廢掉馬政府的課綱微調,到如今修出這樣的歷史課綱,正證實了外界的疑慮。

國教院辯稱,目前只是草案,尚須公告、公聽等程序;教育部也說還在討論,還沒定案。這種說法,只是以程序技術性迴避實質問題,就和前瞻建設審查一樣,玩的都是「頭過身就過」的政治遊戲,等到木已成舟,人們如何再「狗吠火車」?

蔡英文的民意支持度全面崩落,內外交迫的蔡政府,或許想用「去中國化」的課綱向獨派邀功。問題是,一部「去中國化」的課綱,或許可以溫水煮青蛙打造更多「天然獨」,卻絕不可能為台灣打造和平與繁榮。對中華民國的柔性背叛,對中國歷史的蠻橫切割,對中華文化的棄捨決絕,都只會撕裂社會,把兩岸關係推向墜崖的絕境。

歷史的詮釋,作為教師的學術自由,應受尊重;但歷史作為學生的學習內容,不能恣意裁切與扭曲,課綱作為國家的教育綱領,更不容揮斬歷史紐帶,背離憲法精神。教育部須懸崖勒馬!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經貿自由化 才是王道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雖然川普政府貿易保護主義的烏雲密布,但最近幾個跟日本有關的發展,似乎又見到自由化的曙光穿透烏雲。

第一個發展是日本在5月底召集了「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部長級會議,力推「TPP減一」(亦即減去美國)架構,並獲得部分國家支持。另一個發展則是日本與歐盟的自貿協定(FTA)傳出接近完成。

這二個發展不但展現出日本有意領導亞太經濟整合的企圖心,更有改變過去半年被美國牽絆的經貿自由化局勢的態勢。先看日歐盟FTA,日歐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一旦完成談判,日歐盟FTA將占世界GDP的三成,規模幾乎與過去12國TPP相當,因而具有重要意義。其實今年3月時日歐才宣布將以年底完成談判為目標,但僅僅相隔三個月,雙方便有意爭取在7月6日「日歐峰會」時完成;已經抵達東京的歐盟談判代表,更誓言為求完成,沒有回國時間表。這種大幅提前的進展,想必是受到美國的刺激,有意藉此向世界宣示,雖然美國受到高度注目,但川普政策其實是全球發展的例外而非主流;持續降低經貿障礙,透過自由化釋放發展動能,從過去到未來都是王道。

對「TPP減一」,日本提議在今年底以前促使TPP生效,至少獲得了澳洲、紐西蘭、新加坡與汶萊的支持,其餘國家則仍在觀望。

無論最終參加TPP的國家多寡,在美國退出後的經貿利益大打折扣,是毫無疑問的,況且目前支持TPP向前走的國家彼此間,除了日—紐外均已有雙邊FTA關係,因而支持TPP-1應該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著眼於更深層的長期意義。

對於日本及其他國家而言,致力於TPP生效將能確保其作為下世代經貿體制的先驅者及開路者的不敗地位;其次隨著全球供應鏈的深化及數位貿易的興起,以個別國家作為定義、規範貿易與投資行為的單位逐漸失去意義;最好是至少同一區域內的供應商、服務業與資金甚至消費者保護都納入同一架構(最好的例子就是歐盟),此點也是TPP的加值性所在,也一樣能產生「沒有美國的世界,一樣能繼續前進」的訊息。對於日本而言,除維持其在本區域發言權及主導性的布局思維外,讓TPP生效更是迎接美國回歸的基本準備。

無論是TPP-1還是與歐盟的FTA,日本當然也要付出代價。特別是一向敏感的日本農業部門,需要透過大量的調整輔導機制,來協助面對關稅移除後的衝擊。不過日本能在短暫的徬徨後迅速找回自由化的節奏,顯現出其勇氣與決心。

此一發展新情勢,提醒了隨著川普而亂了步伐的台灣兩件事。第一是自由化最終才是發展進步的王道,第二是美國固然關鍵,然而世界還有很多可以效法結盟的夥伴。

因兩岸政治因素,台灣要洽簽雙邊經貿協定越發困難,而與川普政府推動雙邊經貿協定縱使有結盟意義,但對台灣經貿發展的實質利弊卻很難論斷。況且TPP條文寫的明白,凡是APEC國家與個別關稅領域均有資格申請加入,沒有敏感的「一中問題」要釐清。

眼看加入TPP-1很可能是我國眼前最關鍵,甚至是唯一的選項,林全院長日前表達期望與日本合作爭取加入TPP,是極其正確的思維。日方隔天表達歡迎的回應是好的開始,但爭取加入TPP更重要的工作,在於找出國內與TPP各國的「反對者」並全力化解,才是我國要效法日本,一改總是只有政治宣示,政策卻跟不上步伐的困擾,展現勇氣及決心之處。

   
民意論壇
外交戰火重啟? 免簽待遇不是永久的
徐勉生/退休大使(新北市)/聯合報
最近兩岸關係不佳,對外交工作造成衝擊,讓我想起一件幾年前的舊事。

二○○三年,我奉派到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工作。那時的代表就是李大維先生。我到任後,李代表說:眼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爭取歐洲申根國家的免簽證待遇。

我們與歐盟執委會官員交涉,他們說原則上不反對,但需要全體會員國的共識,建議去爭取會員國支持。於是我們分別去跟比利時及盧森堡外交部官員交涉,他們都說原則上不反對,建議我們去向大國遊說。報回國內後,外交部指示我們在大國的代表處積極進洽駐在國。詳情如何,我不知道。但是事情並沒有具體進展。

二○○八年初,我被調離布魯塞爾。行前我向歐盟、比利時及盧森堡的友人辭行。談話中,我還是請他們協助推動免簽證案。其中一位跟我非常友好的官員說:「你要離開了,我告訴你真實情況吧。申根會員國給予其他國家國民免簽證待遇,有四項重要的衡量指標。第一、該國護照的可信度。是不是晶片護照或機器可辨識護照,偽、變造的護照多不多?第二、持該國護照非法入境或非法居留的情形。第三、持該國護照國民的購買力如何?第四、有沒有政治顧慮。你們符合前三項指標。」我非常感謝他坦誠相告。其實我們也猜到了。這就是為什麼他們都說不反對,卻沒具體進展的原因。因為他們顧忌中國大陸的反應。

二○○八年四月,我離開了布魯塞爾。當年五月廿日,馬總統就任。然後兩岸關係急轉直上。事情有了神速的進展,駐歐同仁居然促使申根國家,把一個對他們而言沒有急迫性的案件,在很短的時間裡,完成非常複雜的行政程序,終於在二○一一年一月十一日正式實施。

這就是兩岸關係改善以及「外交休兵」帶來的紅利。但免簽證待遇不是永久的。

巴拿馬總統公開宣稱,因為兩岸外交休兵結束,才轉向中國大陸。外交休兵結束是否意味兩岸將重啟外交戰局?這把戰火會不會燒到一般民眾?近來持我國護照在境外從事詐騙犯罪的情形屢見不鮮。我很怕中共用此事當藉口向申根國家施壓,取消我們國民的免簽證待遇。我非常不希望外交人員努力得來的成果,就這樣隨流水而去。希望政府採取必要預防措施,避免悲劇發生。

   
年改過後…公教心冷了 軍勞有尊嚴?
王如玄/華夏社會公益協會理事長(/聯合報
這些日子,每天上下班,拒馬已成愛國東路的風景。拒馬的隔絕是維護元首安全,但也隔絕那些已逝去,卻也永遠換不回的人民尊嚴。

公教年金改革方案接連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內容塵埃落定。但藏在國家文官和作育英才的教師們的內心感受,似乎仍在悶燒燎原中。

各行各業有不同的工作價值,社會也是依賴不同職業的人付出才能運轉,沒有人反對改革,但改革應是互相理解、彼此合作。

近日有朋友告訴我,政府的年金改革沒有重視到不同世代聲音,也沒有認真思考對現行文官體系的衝擊是什麼。他們語重心長地說,他們是中生代文官,是現今的社會中堅分子,是國家政策承先啟後的橋梁,但他們同時也是一個家庭的經濟主力,要背負孝養高堂和養育幼子的責任,是現在的三明治世代。

這些辛苦,從前不算什麼。是因為他們相信國家的文官制度保障、相信政府會引領他們有使命地為人民服務、相信政府會給他們工作的尊嚴。但是,曾經懷抱的美好理想,因為對軍公教的汙名化改革、中央三級機關首長政務任命等對文官體制的破壞,讓他們灰心地提不起力氣再盡心盡力貢獻:只想做滿、但未必想做好。

同樣的心聲,在教育界也一樣。我認識非常多正在教育界或退休的校長和教師在台灣社會基層擔任志工,他們長期以來為單親、新住民或身心障礙等貧困家庭默默奉獻,是社會溫暖的圖像。

他們傷心地說,以前會選擇提早退休,是因為奉獻教育廿、卅年,當自己覺得還有能力、還有社會價值的時候,希望能回饋社會和幫助弱勢孩子找回人生。如今,年金改革將他們視為貪財之輩,澆熄了他們對教育的熱情,也是一樣:不想動了。

這些心聲來自目前沉默多數的現職軍公教人員,因為受限於身分束縛,不能公開表達,但對政府裂解人民感情的年金改革過程,卻是點滴在心頭。他們在乎的未必是退休金要領多少,更重要的是那份為國家工作的尊嚴。

試想,當擘劃社會發展政策的文官工作被否定、熱愛教育的尊嚴被踐踏,而國家機器運轉窒礙難行、滿朝文武士氣消沉、人才如一灘死水不流動,社會少了願意挺身奉獻的人,人民禍福難料。

社會承受不起一再動盪不安,結束了對公教的年金改革,立法院下會期戰場將是軍人和勞工,會不會又是另一波不能止息的紛爭呢?尤其是勞保年金改革,在提升經濟乏力、社會經濟造餅未能妥為規劃之前,看似公平正義的年金改革,真的可以實現嗎?改革後,各行各業都能有老年尊嚴嗎?實在是令人憂心。

公教年改過後,國家機器運作能否如常,值得後續觀察,修補被撕裂的人民感情更應即時開始,才能讓負面效應降到最低。

   
新課綱出爐 台灣國際地位「確立過程」不見了
林滿紅/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聯合報

剛出爐的一○七歷史課綱草案,如與一○一課綱、一○三課綱比對,會發現三者都包括「台灣國際地位」,但後兩者在這幾個字之後的「確立的過程」,在一○七課綱草案不見了。

撰擬一○七歷史課綱草案的委員們也許會說:此一主題,將由教科書作者自行撰寫。但所謂「台灣的國際地位」是指台灣在國際上的法律地位。法律有其拘束性,這不是大家愛怎麼說,就怎麼說的課題。

也許一○七歷史課綱草案的委員們準備回到九五暫綱模式,雖然在課綱討論過程中,很有意義地拋出台灣國際地位議題,在課綱中也沒有提出定還是未定,但之後下令往未定的方向寫。國高中歷史教科書是為國家的下一代寫的,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會跟他們的青年們說:我們是不是擁有這個國家並不確定?

一○一課綱在擬定與審定過程都很周詳地提出台灣法律地位已定的論據,才有寫出「台灣國際地位確立的過程」的共識。即使在蔡政府的教育部本土教育委員會,也留下多次會議紀錄,建請課綱要寫下此一原則,何以課綱草案形塑過程,不予採納?

一○一課綱的論據,是依憲法六十三條制定、頒布的法律。這條法律—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簡稱中日和約或台北和約,訂於一九五二年,之後國家並沒有廢除此一法律。

台灣的國際地位需要經過一九五二年這道法律程序,是因台灣於一八九五年由清朝的中國割讓給日本,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投降時,雖依照盟軍統帥命令,就台灣向蔣委員長投降,但還得完成法律的過戶程序,並向法權機關登記。登記的法權機關是聯合國。登記的文號是一九五二年聯合國條約系列的一八五八號。目前在聯合國網站上都可以看得到。

質疑中日和約當前效力的人會說:一九七一年聯合國的二七五八號已否定了這項條約。二七五八號是討論哪個國家可以在聯合國代表中國大陸的議案,無關台灣主權的移轉。在中日和約的基礎上,只有再跑一趟行政院、立法院與總統公告的法律程序,才可以將台灣主權移轉給其他國家。

質疑中日和約效力的人也會說:一九七二年中華民國與日本斷交,中日和約失效。同樣在聯合國條約系列網站上可以查:維也納條約公約第六十三條:斷交不能改變原已建立的法律關係。因而一九七二年的斷交沒有使台灣人喪失其依中日和約所確立的中華民國國民身分。

質疑中日和約效力的人也會說:日本在約中放棄台澎及南沙、西沙,沒有放棄對象。這點由台灣總督府建築轉為中華民國總統府建築就可了解:日本的放棄對象是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上網可以查:日本中央大學論集第卅四號,其中有日方對中日和約談判過程的紀錄。該紀錄指出:日方原極堅持放棄沒有對象。但因中華民國極誠懇接受現在或將來有效統治範圍的條約實施範圍限制,當時日本的吉田茂首相給在台北的日本談判代表團電報,命其接受中華民國的主權聲索。

每當想到我們將一個不在聯合國又接近零邦交的國家交給下一代,就非常難過。請在教科書中明確地教給下一代:雖然如此,我們仍有著一個國家可以做為安身立命之所。

   
水汙費不是使用者付費
葉俊宏/環保署水保處處長(台北市/聯合報

四日鍾國生先生「使用者付費 才有碧海藍天」一文,個人認同應落實「使用者付費」以加速汙水下水道建設之見解,惟部分內容恐有誤解,特予說明:

一、汙水下水道系統之中央主管機關為內政部,該部營建署刻正依行政院核定之「汙水下水道第五期建設計畫」加速推動全國汙水下水道建設。針對下水道建設尚未到達地區,環保署則係透過推動現地處理設施及各項水汙染防治措施,共同努力改善水體環境品質。

二、「下水道使用費」並非「水汙費」。下水道使用費係依據下水道法第廿六條,向接管用戶收取之費用,接管家戶因下水道建設而提升居家環境品質,故屬「使用者付費」或「受益者付費」之概念,目前台北市及高雄市已開徵。至於「水汙費」則係依據水汙染防治法第十一條,針對廢(汙)水直接排放至地面水體者徵收一定費用,屬「汙染者付費」,以減少汙染排放量。

三、水汙費徵收目的之一係藉由經濟誘因減少汙染排放量,惟一般家戶不易為少繳費用而去設置汙水處理設施,故向家戶徵收水汙費之政策效果恐難顯現,卻要投入龐大之稽徵成本。此外,汙水下水道乃國家基礎建設,建設經費來自全體國民繳納之稅金,一般家戶亦無法決定下水道建設及接管進度,針對未接管家戶課徵水汙費,甚或藉徵收水汙費來增加挹注下水道建設之財源,正當性恐有疑慮。為使徵收政策更正當周延及爭取民意認同,經檢討後決定暫緩徵收。

   
財團法人醫院 並非都財團所設
劉伯恩/馬偕醫院董事長(台北市)/聯合報
最近某財團法人醫院急診室醫師集體請辭風波,爆出一堆法人董事會的問題,也讓社會大眾對於「財團法人」有些負面的解讀。事實上,並非所有法人董事會都如報載「以營利為導向」,許多公益法人董事會之董事都是經過嚴謹程序產生的,但受制於「財團法人」名稱,讓由教會組成的醫療財團法人也蒙受了不白之冤。

由教會組成的醫療財團法人和企業組成的財團法人,其實有很大的差別。以馬偕醫院的董事會為例,董事的產生要經過中會、北部大會及總會全國代表投票產生。因此沒有所謂萬年董事或董事長之情況。也因為董事非出資者,所以也沒有「業績」的壓力。

從董事長到董事統統是無給職,甚至連車馬費都要自掏腰包。馬偕醫院如此,我身兼董事的恆春基督教醫院,更是如此。有時候我去恆基開會,單是交通費就超過五千塊。董事會的立埸都是在協助醫院朝正面發展。我們都會以員工福利為先。而在重大醫療器材採購案上,平均每年都會減少三億多的支出,這都是董事會「殺價」後的成果。

公益型法人董事會的角色,百分百是在為醫院付出。再以偏鄉醫療為例,真正的財團是不會進駐的,因為只會賠錢,所以到目前為止都只有公益性宗教法人進駐。

行政立法部門試著用「公派監察人」和「增派員工董事」的方式來管理,但深入探討就會發現和事實有很多違背之處。例如員工董事當然會爭取員工福利,但醫療體系本質是要以病人照顧為優先,如果醫院盈餘全數或多數都照員工董事的要求分享利潤,勢必會排擠到醫院在照顧偏遠、弱勢關懷及醫學研究等項目的預算。

而且在醫院倫理上,員工董事視同決策單位,一旦和院長不同意見,誰是誰非,可能就會出現曠日廢時,無法定奪的窘境。另公派監察人更是有疊床架屋的問題。

對公益性宗教法人而言,當下最重要問題是一例一休及醫師入勞基法。以某南部某偏鄉醫院為例,急診室只有兩位醫師,一例一休後,需要三班制,要再增加一個班,這是多麼困難的事,也會加重城鄉醫療的差距!這才是政府應該優先協助處理的議題。

目前全國的財團法人醫院約有五十二家,其中有財團出資者,也有家族式的傳統個資者,但有更多是屬於公益性的宗教法人。急診的問題並非修醫療法就可以大功告成,一定要先針對不同屬性的法人組織量身訂做規範,才能解決醫療困境。

   
聯合筆記/牛背上的童年
鄭朝陽/聯合報
動輒卅幾度的高溫展露盛夏熱情,早年此刻的農村孩子忙著利用暑假探索周遭世界。蟬聲唧唧中,小學階段的孩子根本顧不得烈日當空,三五成群逐一檢視哪棵樹上築了鳥窩、哪家的田西瓜熟了…另一組人馬則是拉著自家水牛或騎在牛背上,往附近的水塘挺進。

到了水塘邊是另一種風景。水牛開心地在水中翻滾,使勁地掀起陣陣「波濤」,為的是讓全身沾滿泥巴,有時也把頭埋入水裡,避免討厭的牛虻螫痛、吸血。池邊的孩子們有的追逐打鬧,有的利用這段時間在樹蔭下寫暑假作業,有的乾脆下水和水牛們享受午後的沁涼(當然是背著爸媽偷玩的)。

孩子們最羨慕有牛車的人家,經常在晨曦中,看見農夫駕著牛車上工;夕陽餘暉裡,在滿載稻草或甘蔗的牛車上,放學的孩子常被牛車主人召喚:「你是某某人的囝仔喔,上來,阿伯載你!」車子一路搖搖晃晃,孩子臉上堆滿笑容,也寫下他童年溫暖的記憶。

農田是孩子的自然教室,最吸睛的就是那頭在水田裡來回走不停的水牛。孩子什麼忙也幫不上,只能在田埂看父親拿繩鞭抽牛背,催促加快腳步,途中一坨坨牛糞掉在田裡滋養了土地,也是讓孩子尖叫的看點和樂趣。

長大後才知道,水牛後面拖著一塊長木板,功用是刷平水田的泥土,一步一腳印的踩踏過程,踩出「牛踏層」,等同土壤被牛腳「夯實」,這能讓流進田裡的水不會因為下滲作用而迅速流失,也同時保住土壤中的養分不被下滲的水帶走。

這幅尋常農村景觀隱含先民智慧,現在許多防止池底漏水的作法都鋪防水布、黏土層、皂土或混凝土等,產生酸鹼值偏高的副作用,不利營造生態;新研發的自然工法靈感就取自牛踏層的概念,用天然材料細緻堆疊,即可達到底層低滲漏效果。

回頭看早年這幅農村牛耕景象,是珍貴的人文地景,卻正快速消失中。田間翻土等工作普遍被鐵牛取代,十年來全台耕牛大減,各地農民對牛耕文化消失都不免感傷。

實際上,養一頭牛一年少說要花三、四萬元,一分地的稻子淨利頂多萬把塊,基於成本、效率等因素,鐵牛取代水牛似已不可逆,何況縱使有牛,年輕人也因缺乏傳承普遍不會牛耕,這項技藝恐將失傳。

老房子可指定歷史建築、古蹟,美好的牛耕文化和農村意象留得住嗎?

   
政府之手 新創企業的敵人
趙文衡/台經院副研究員(新北市)/聯合報
可能受到大陸的啟發,政府採用國家資本主義發展下一世代的產業。國家級投資公司更將干預的手伸進新創企業,想在陌生的新興產業中欽點贏家。結果浪費公帑事小,不當干預市場還可能扼殺下一個台積電的誕生。

國家級投資公司旗下基金達廿億以上規模,在台灣已屬超大型基金,加上政府的影響力及將來可能的擴充,國家級投資公司可謂創投界的巨獸。這樣的巨獸下海選擇新創公司,等於一隻笨拙的大象進入螞蟻群中,在選到自認適當的人選前,已經踩死不知多少螞蟻。更嚴重的是,獲選的企業很可能不是真正的台積電,真正的台積電可能早在政府選擇與培育假台積電的過程中陣亡。

新創企業都很脆弱,要避免錯殺真正的台積電,政府不應干預新創企業的發展。建立適合新創企業發展環境要比欽點要好,這樣才能讓每隻螞蟻都有長大的機會。政府可以創造環境,提供新創企業武器糧食(主要是資金),讓他們自由競爭。

為什麼政府往往無法選到真正的台積電?首先,政府選擇企業是看能否達成政策目標,而不是發展性與競爭力。其次,受官僚思維的影響,政府通常會選擇「模範企業」。例如,國發會將以被投資人的領導風格、資歷及人品做為評審標準,忽略成功企業家特質的多樣性。

在政府特殊標準下,配合度高的企業通常會獲選。為了拿到投資,獲選企業必須忙於達到政府的KPI,為政府政績而服務,然而符合政府要求並不一定符合市場要求。在正常情形下,這種企業通常無法存活;但由於政府資金的大量挹注及政策協助,即使不具市場競爭力,一樣可以迅速拓展版圖,真正的台積電反而會被逐出市場。

面對新創界,政府力量過於龐大,不當干預可輕易摧毀整個新創的根基;但面對全球市場,政府力量又太過渺小,無法將假贏家強拉成世界級企業。不當干預最終會使政府成為創新的敵人。

有人說台積電過去即是由政府培養,應可如法炮製。問題是,由於技術的複雜多元、產業發展盤根錯節、國際分工體系的完備,台灣已不會再出現以往必須由政府成立旗艦企業,產業才能發展的情形。更何況,國家級投資公司的目的也非成立新企業,而是在現有新創公司找尋扶植對象。

在成為台積電前,沒人知道誰是真正的台積電,最聰明方法是透過市場競爭去篩選。下一個台積電一定不是由政府欽點產生,而是靠自由競爭才會出現。政府要做的是減少干預、增加協助。

   
徜徉奼紫嫣紅繡球花海 人人都可當MV主角
在竹子湖海芋落幕後粉墨登場,答案就是……奼紫嫣紅的繡球花! 繡球花繽紛多彩,每個人都能徜徉在花田裡,成為MV的主角。此處繡球花盛開中,壯觀繽紛,爭奇鬥艷。

跌倒傷害大 掌握居家防跌5大招
常聽人說:「老人家最怕跌倒!」跌倒會造成老年人嚴重的身體傷害,輕則擦傷扭傷、重則骨折或頭部外傷,嚴重甚至可能致死。銀髮族想做個「不倒翁」,防跌就從居家日常生活做起。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