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7月10日 星期一

林全內閣不可對國會虛應故事


閱讀幾米繪本,經歷心靈的旅行,再到生活的各種新嘗試,【幾米Spa電子報】將成為你最溫柔貼心的陪伴。 【or旅讀中國電子報】提供獨特多元的中國旅遊提案、文化觀察參照,讓你藉旅遊、深入生活之際,掌握其脈動。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7/11 第402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年金釋憲,各懷鬼胎
聯合報社論 聯合/林全內閣不可對國會虛應故事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嚴審前瞻預算 立院別淪橡皮圖章
民意論壇 聯合筆記/沒了願景的台灣高教
願景回響/6政策打擊 大學動盪
作好世大運行銷 展現台灣軟實力
楊俊瀚亞錦賽奪金 未來路需要更多協助
葉銀華/該如何定位長庚醫院?
北韓核武升溫 美中博弈 牽動台海
子孫計畫、舊案一堆 如何前瞻?
總士官長制 難斷軍中病根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年金釋憲,各懷鬼胎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公教年金改革三讀後,國民黨提出釋憲主張。由於國民黨在立法院只有卅四席,要通過國會三分之一席次的三十八席聲請釋憲門檻,必須爭取其他政黨支持。對此,親民黨先建議總統召開「政黨領袖會議」解決,但未見回音;又說要自己提釋憲,還呼籲國民黨加入。親民黨到底在打什麼算盤?

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國親搶著當主角。親民黨若加入國民黨的釋憲,那就變成釋憲案「配角」,難以在過程中為自己加分。如果親民黨提釋憲案,無論國民黨連署與否,自己都是主角;若國民黨不連署,還可以把釋憲不成的罪名推給國民黨,自己則避免得罪民進黨。不論結局如何,親民黨都穩贏。但這種算計,外界其實一睹即知。

事實上,國、親兩黨的釋憲主張並不衝突。國民黨著眼於年改的「適法性」和「信賴保護」等大原則,親民黨則聚焦於警消醫護人員等「危險公職」是否比照一般公教人員;即使互相連署,並不扞格,而且兩者都可成案。反之,則釋憲將成為一場空。

亦即,僅要求對方為自己連署、卻不幫對方連署,釋憲幾無成功機會;若真為公教權益著想,應該交互連署,使之同時成案,才是正道。台灣政壇,常見「寧願自己失敗,也不要別人成功」,這是民主的病態。「本是同根生」的國、親兩黨,面對同是自己基本盤的公教人員,能不能捐棄成見、放下鬼胎,合作提案釋憲,兩黨都得再想想。

   
聯合報社論
聯合/林全內閣不可對國會虛應故事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立法院通過《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條例》,遭批預算減半為假,國民黨監督無方。但撇開政黨謀算不論,立法院這部「年限減半」的條例其實已狠狠打臉林全內閣,對政院版條例充滿了不信任。林全若以為「頭過身就過」,接下來的實質預算審查仍可以霸王硬上弓,恐將錯估形勢。

《前瞻條例》只是一個法律框架,立法院將它縮減為四年四二○○億,就是不同意提供全套授權。何況,民間對於蔡政府蠻幹的作法反對聲浪越來越大,在後續的實質預算審查,朝野皆不可能任行政院予取予求。國民黨稍早被批「放水」,接下來的審查,勢必會強勢把關。

另一關鍵是,四年後要重起新階段的特別預算,將取決新的國會生態。以台灣政治生態變化之快,民進黨能否維持現有優勢,誰也不敢斷言。何況,以台灣三度政黨輪替的經驗,閣揆更迭如走馬燈,任期最長的閣揆也僅三年;四年後林全是否仍是閣揆,第一個四年計畫執行得如何,都在未定之天。林全連「下任院長」會不會區段徵收都不敢掛保證了,又如何為四年後的前瞻預算背書?

再說,林內閣原先的前瞻建設僅包括軌道、水環境、綠能、數位和城鄉建設等五大項,迫於輿論壓力,又臨時增加了少子化、食品安全與人才培育等三項。當計畫從五大項變成八大項,整個預算架構已經大為改觀,八千八百億的分配大餅豈可不變?加上多項新計畫,難道原來備受爭議的項目可以不刪除?

然而,行政院的因應態度卻是極為顢頇,完全不顧外界的反對,也不顧立法院的預算授權期程已經修改,仍抱著原來的計畫一味硬闖。僅短短兩天,國發會就編好第一期的預算,政院原來想要的項目一項也不少,內容也不改。其中,軌道預算仍然居高不下,卅七項計畫中有廿六項要進行綜合規畫和可行評估,竟毫無調整之意。至於臨時新增的三大計畫,「少子化」是將原本城鄉建設項下的「校園社區化」換個名稱,草草編了十一億;「食安」則只是將衛福部的食安檢驗大樓納入,以區區兩千多萬來應付輿論;「人才培育」是把教育部優化技職教育實作環境放入充數。即使林全昨天略作小加碼,仍是換湯不換藥的作法,根本是在敷衍立法院,也敷衍民意。

林內閣這種既不在乎國會、也不傾聽民意的蠻橫態度,如何讓人對其施政品質有信心?立法院之所以在前瞻條例裡加了多項「但書」,例如,要求政院研擬可行性計畫時務必依國土計畫法規定辦理,未完成可行性評估者不能動支工程預算,對預算執行不力的主管機關首長要究責,要逐年向國會報告等,都是對內閣執行力充滿不信任,因而要設法監督約束,以免建設不成反而釀災。但以行政院這種草率而蠻幹的態度,又怎能怪在野黨杯葛而民眾憤慨呢?

民進黨雖完全執政,並不表示綠營立院黨團要扮演行政院的橡皮圖章;否則,以林全內閣能力和聲望之挫跌,民進黨的形象勢必與之俱沉。再說,以我國民主憲政之設計,立法院是代表各種民意行使制衡權力;蔡總統口口聲聲強調民主價值,怎能不傾聽國會的聲音?前瞻計畫一推出即受到各界的強烈質疑,包括國家預算的揮霍、計畫編訂的草率、經費分配的偏私,在在需要調整改進;如果林全對這些全都無動於衷,人民怎麼可能相信其內閣能妥善執行這四千多億元的計畫?

林全要想清楚:不論他還能在位多久,一旦開啟了前瞻的「撒錢閘門」,國庫的錢就會如土石流般傾洩而出;而如果兩三年後無法看到具體成果,今天撒錢的暢快就會變成滔天民怨的反撲。行政院若不把納稅人及後代子孫的血汗錢當回事,仍不肯認真檢視計畫的正當性與合理性,只想「一心拚錢沾」,小心民怨怒火燒身!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嚴審前瞻預算 立院別淪橡皮圖章
社論/經濟日報
前瞻建設特別條例自始就受到藍綠各界的強烈質疑,在立法院審議時,還被抓包抄襲馬政府的振興經濟方案,官員的辯解也漏洞百出,惡化財政卻無償債計畫,客觀的民調都顯示過半民眾不知道前瞻建設為何物,認為前瞻條例應該暫緩或是撤回重擬,讓蔡政府陷入四面楚歌,被迫做出期程和經費減半的讓步,換得藍軍妥協而三讀過關。

從蔡政府事後喜不自勝來看,民眾才發現執政黨其實是退一進二,逆轉獲勝,因為並未訂落日條款,四年期滿後,如果立法院同意,只要「不超過前期預算規模及期程」,還可再提第二個四年4,200億的特別預算,八年總共仍是8,400億,表面有刪,實則沒減。而且空白支票可以不斷複製,特別條例永不落日,成為史上最特別的特別條例。

但是民眾對前瞻建設的質疑並不會因此而消失,更增加對蔡政府的反感。首先,抄襲的計畫當然是急就章,也說不清前瞻建設有何具體經濟效益,如何能夠改善投資環境?怎麼解決企業缺工、地、水、電、人才和擺脫年輕人低薪的困境等問題?即使後來增加育兒空間、食品安全、人才培育等項目,也沒有給個答案。

更何況,全台累積了上兆元的蚊子館,包括浪費了3,000億的核四,如何活化或攤提,八字都沒一撇,交通部長還說「將協助地方評估『軌道養不養得起』,接下來兩年將就捷運可行性與環評進行評估,若不行則整個案子只能往後延…」可見得原編列4,200億的軌道建設,根本就是先搶到錢再說。林全院長說「要一個政治人物去保證一個制度可以長期運行是不合理的」,顯示他對前瞻建設也沒信心;又說「沒有一定要把8,900億花掉」,等於承認數字灌水,早就有被刪的準備。

同時,地方政府還必須自籌3,900億元經費來配合,讓財政困窘的地方政府極可能被拖垮。立委也質疑國債增加1.4兆多元,八年稅收只增加約960億作為唯一償債來源,顯示前瞻注定是讓各級政府財政惡化,債留子孫。而雖然訂有究責條款,卻是以工程進度未達預定進度80%為指標,而非效益不彰,等於鼓勵沒有效益的建設,執行率愈高愈浪費也無所謂。

立法院預算中心的評估報告指出,近年政府投入大量經費興建軌道,國內軌道產業發展卻極為有限,國產占比僅約四成,核心技術仍多仰賴外商,交通部軌道技術研究驗證中心的自償率和財務淨值都是嚴重的負數。加上運量未達預期,多數軌道營運欠佳,營運模式與財務負擔都有待檢討,面對人口即將進入負成長階段,軌道建設欠缺前瞻性,實在令人憂心。

事實上,前瞻條例出現這麼多的紕漏,就是限時三天通過所造成。蔡政府上台伊始,許多急就章的政策都是如此模式強迫民眾囫圇吞棗,例如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問題,趕著三天舉辦六場公聽會,卻不知早有核災區食品流入;一例一休強行通過,留下一堆問題;年金改革急其所緩,對愈晚破產的砍得最兇,衝擊經濟和公教士氣。

由此可知,蔡政府對愈有爭議的法案愈急著想要通過;愈急著通過,就愈讓民眾懷疑;民眾愈懷疑,蔡政府就更想仗著完全執政的優勢,急著通過,不惜橫柴入灶,日積月累的結果就是難以宣洩的民怨以及對政府信任度的流失。

果然,前瞻條例才通過,國發會即火速通過千億元的預算,最有爭議的軌道預算仍然是一毛不刪,不免引起民眾的懷疑和戒心。蔡總統說錢要花在刀口上,林院長也說「計畫都要經過討論與評估,也要通過嚴格預算審議」,希望立法院不要甘為行政院的圖章,應當嚴格、審慎、仔細、慢慢地審議前瞻預算,若還要倉促通過,一定會呷緊弄破碗,付出政治代價!

   
民意論壇
聯合筆記/沒了願景的台灣高教
許俊偉/聯合報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推出「高教十字路」專題,調查發現逾七成大學校長憂心,若高教政策無法鬆綁,台灣高教將只剩不到五年的競爭力。

這些年來,政府高教政策給太少、管太多,確實成了高教發展瓶頸。但不論是教育部還是各大學,早已喪失對未來高教願景的想像,恐才是更嚴重的問題。

台灣高教發展近一世紀,原本穩定菁英的高等教育,在一九九○年代開始變革,內有一連串教育體制改革和少子化浪潮襲來,外有日趨白熱化的全球化競爭。

卅年前,台灣高中生不到兩成可進入大學就讀,一九九○年代教改喊出「廣設大學」,願景是要讓台灣能有半數以上學生可進大學,進而有助產業和國家轉型,擺脫低階廉價代工廠的形象。

「廣設大學」政策到了第一線,政府無力新設大學,於是鼓勵五專變大學、技術學院變大學,人人都成了大學生,畢業後卻仍是領有大學畢業證書的作業員。從結果論回顧,當時教改顯然失敗了。

隨後面對全球化時代,如何培養頂尖大學成為高教政策主流。台灣喊出「拔尖」,推動五年五百億元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但資源分配不均成了亂象之一,有的大學錢多到可蓋大樓、翻修老建物、鋪草坪,有的大學卻連專任教師都聘不起。

五年五百億元確實推升大學排名,但就在頂大計畫退場之際,高教面臨少子化危機,中後段大學的註冊率讓人怵目驚心,包括高鳳數位內容學院和永達技術學院已先後退場。大學校長出身的教育部前部長吳思華甚至曾預言,未來恐有五十所退場。

如今大學高喊要自由化、反對公共化,但大學數量太多、素質良莠不齊,政府一旦全然放手,迎來的恐是無上限的學費和無下限的教學研究品質,每年拿走納稅錢補貼的大專校院,真能完全不顧公共性?

實況是許多學生背負著學貸壓力,出社會後面臨低薪環境;而學校聘用大批低薪無勞動保障的兼任教師維繫教學能量。若大專院校完全無視公共性,一味想節省成本追求最大利益,恐怕會成了利用弱勢師生成就高教光環。

過去幾次高教改革,不論是廣設大學或頂大拔尖,儘管結局不算成功,但推動之初至少擘劃出未來藍圖,或多或少帶領台灣向前一小步。

但現今高教政策,不論是馬政府後期的「新世代高教藍圖與發展方案」,或蔡政府上任後推動中的「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若只剩下想著如何讓大學活下去,政府和大學不再對高教方向和出路存有願景和想像,才是最大高教危機。

   
願景回響/6政策打擊 大學動盪
彭懷真/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台/聯合報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高教十字路」專題報導探討許多為時已久的困境,本文針對蔡英文政府上台後政策的影響稍加補充。這些政策使今年暑假各大學校園比往年動盪,老師的心及學校的主管特別不平靜。以下三點傷害高等教育的決策,都使大學財源更加困窘:

一、因為兩岸政策,陸生銳減。陸生是境外生的主要來源,七月四日陸聯招放榜,錄取九百多人,去年是一千六百多人,前年超過兩千人。學位生加上短期研修生,四萬多人每學期的學費廿多億,適時彌補本地生減少的困境。但兩岸關係急凍在研修生方面,眾多有意來台的陸生打退堂鼓,家長的反對也是主因,九月至少會減少兩萬多陸生。

二、因為一例一休,學校支出增而捐款減。各項加班費因為一例一休而增加,原本來自企業的捐款減少,因企業自己的人事開銷大,結餘少因而無力捐助。企業原本支持主管進修的各項班別,衝擊最大。

三、因為頂尖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典範科大在年底結束,各校過去可以爭取的經費少了。教育部沒有明說的,是要預留眾多經費當作大學退場的善後費用。各私立學校最在乎的教學卓越計畫今年僅廿二億多,明年教育部卻編了廿五億成立「大學轉型及退場基金」。

稍微打算盤,各校校長都睡不著覺。陸生學費約占學校年收入的百分之三,頂大教卓等補助也占百分之三,捐款約占百分之二。如今這三項百分之八的部分勢必銳減,又要增加一例一休、兼任教師納保等開銷,怎麼辦?

在老師的穩定度部分更糟,蔡政府的政策一波又一波打擊師資,使校園動盪。再舉三點:

一、因為年金改革,五十所國立大學專任教師不穩。這些學經歷俱佳的人才在相對於周圍國家偏低的待遇中服務,有部分原因為了舊制的年金保障,也因為有頂尖大學的研究經費,如今希望破滅。出國任教、轉任業界、創業謀出路、提早退休都是選項,吃虧的是學生。

二、因為年金改革,一百零三所私立大學專任教師不穩。私立大學裡昔日擔任軍公教的兩千四百位老師,明年起須依法停領月退金,萌生去意。

三、因為兼任教師納保,各校不得不停聘原有老師、避免新聘兼任教師。師資減少,課程改大班授課,實驗實習課改由研究生負責等措施,都傷害學生受教權。

老師從事專業,專業與眾多職業不同之處是特別依賴經驗。長期任教的好老師是大學裡最珍貴的資產,更是教育下一代最重要的人才。面對素質愈來愈參差、背景愈來愈多元的學生,經年累月服務的老師是大學裡最重要的安定力量。不好好珍惜這些老師,迫使老師心灰意冷,必然造成學生、大學乃至社會的損失。

在動盪的時代,學校終究是最安定的地方,老師應該是安定的職業。很可惜,蔡政府不珍惜這些人才,大學已不安定,老師被傷害打擊,校園會更動盪。

   
作好世大運行銷 展現台灣軟實力
曾慧青/研究員(台北市)/聯合報
民眾參與是運動賽會成功要素之一,如何行銷宣傳吸引民眾參與,相當重要。距二○一七世大運開幕式剩一個多月,每天有相關宣傳活動,但是門票的銷售量,卻不盡理想。連東道主的台北市長也認為,開閉幕一定賠錢,執委會也承認行銷不夠。

台北市研考會最新民調,世大運門票開賣前,近六成四受訪者對世大運沒興趣,超過六成八受訪者不考慮買票。迄今世大運的門票銷售欠佳,開閉幕總預算三點六億元,八成座位要價八百元,僅有開幕式、羽球賽事門票售磬,舉重還剩四十多張門票,閉幕式只銷售一成,其餘賽事銷售約一至四成。

對照二○一三喀山世大運出售超過七十八萬張門票,創造世大運史上最高銷售量,以及二○一五光州世大運雖受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的影響,門票銷售出約五十二%門票,顯示台北尚有努力的空間。

台北市議員表示,觀傳局二○一二年開始至今,世大運國際行銷總成本高達一億三七二萬元。海外售票至今年六月底,只售出一一三八張門票,美國占大宗有七三○張;鄰近地區國家,僅有香港銷售逾百張(一九○張),日本(七十張)、中國大陸(廿一張),南韓更僅有個位數(二張)。雖然世大運門票販售並不以營利為目的,但如此成果仍令人擔憂世大運的收支問題。如何吸引國際觀光客、如何讓市民有感,仍是台北市政府的一大考驗。

各國承辦綜合運動會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提高國家(城市)知名度及形象,將該國的優點藉由賽會傳遞給各參賽國,是絕佳的城市行銷良機。城市行銷四大策略,包括:形象行銷、吸引力行銷、基礎建設行銷及人員行銷,只是透過世大運要帶給各國什麼台灣或台北印象,相信多數民眾也一頭霧水。

距離世大運開幕式剩一個多月,籌委會應再檢討宣傳策略,如何運用賽會結合地方特色,推動運動觀光?如何透過基礎建設提供良好服務?如何運用公眾人物代言推廣,作好行銷,將台灣的軟實力在世大運展現,吸引更多國內外民眾參與盛會。

   
楊俊瀚亞錦賽奪金 未來路需要更多協助
曾清淡/資深媒體人(台北市)/聯合報
自聯合報系創辦人王惕吾領導全國田徑協會以來,我國田徑界一直傳唱著一首歌,歌名為「田徑,你的名字叫勇敢」。日昨在國人陌生的印度小城布巴內什瓦爾,廿一歲的田徑新秀楊俊瀚成為這首歌的最佳詮釋者,他繼在亞錦賽獲得男子一百公尺銅牌後,更在二百公尺決賽稱王。

亞洲田徑錦標賽自一九七三年創辦以來,每兩年舉行一次,今年是第廿二屆,我國選手累積獲得的金牌數增加為十七面,而楊俊瀚這一塊金牌是我國史上第一次得自短跑項目,意義更顯不凡。

回顧亞錦賽,我國的傳統優勢為全能項目,其中男子十項獲得三面金牌(李福恩二面、古金水一面);至於女子全能,在僅有五個項目的競賽年代,林純玉曾獲冠軍,改為七項以後,至今乏人能夠穿金戴銀。

至於短距離競賽,我國不乏人才,像早期的男子選手蘇文和、中期的男子好手簡鴻玟、鄭新福和賴正全,以及近期的女子名將陳雅莉、王惠珍,都和亞錦賽金牌無緣。如今英雄出少年,楊俊瀚的表現格外令人刮目相看。

短跑競賽在田徑賽中最扣人心弦,從槍響起跑到衝刺終點,決勝於剎那間。然而,短跑訓練卻是最深奧的學問,涵蓋肌力、速度、跑姿等層次。

「東方飛躍的羚羊」紀政當年能夠在世界體壇嶄露頭角,屢破短跑項目世界紀錄,一九六八年並且獲得墨西哥奧運八十公尺跨欄銅牌,得力於名師瑞爾調教,以及常年在歐美的比賽中接受洗禮。

楊俊瀚是花蓮阿美族子弟,他的短跑實力能夠挺進到國際級,關鍵是在花蓮體育實驗中學就讀及徵調前往左營運動中心受訓時,由同族同鄉的跨欄名將林清光老師調教,而師徒如今已分道揚鑣,楊俊瀚目前就讀於台中的國立體育運動大學。

楊俊瀚一直渴望能夠出國歷練,除了接受名師調教外,更想在不同層級的比賽中歷練,而這個夢想至今未圓。這面亞錦賽金牌,證明楊俊瀚是個田徑良才,未來的路怎麼走,需要田徑協會和教育部體育署協助他。

   
葉銀華/該如何定位長庚醫院?
葉銀華/聯合報
近來長庚醫院多院區爆發急診室醫師集體請辭,長庚醫院董事長緊急回國進行危機管理,解除醫院決策委員會主委與林口院區院長的職務,希望降低事件傷害。然而此事件在組織治理帶來的啟示為何?

一般而言,外界對長庚醫院的評價,除了醫療專業之外,就是其運用企業經營的效率於醫院;再者,亦可發現長庚醫院成為台塑集團王家對旗下上市公司的控股單位。

長庚醫院的組織名稱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與台塑集團之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等上市公司不一樣,不同組織型式,自然必須有不同的治理機制,否則很容易出現爭議事件。

財團法人是什麼?若從字面直觀之,可能被誤解為營利性集團,但是財團法人以財產為基礎而集合成立的法人,主要設立目的為從事公益活動,屬於非營利組織。而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等公司,成立的基本原則與維持存在的條件是獲利,並回饋給利害關係人(包括:股東、債權人、員工、社區大眾、繳稅給政府)。

長庚醫院已經成為王家對台塑集團的主要控股單位!一九九七年長庚醫院對台塑、南亞、台塑石化的持股分別是二.三%、四.六%、○%,而二○一七年則增加至九.四%、十一%、五.七%;而長庚醫院對台化的持股也介於十八%到廿三%。若以七月五日收盤價論之,長庚醫院持者台塑集團上述上市公司的市值為二八五一億元;而每年股利約為一百至一百五十億元。

台塑集團亦將勤勞樸實的理念運用到長庚醫院的經營,台塑集團的整體標誌也包含長庚醫院。本次急診部醫師集體請辭事件的成因,報載是主要決策者以急診部成本負擔過重、急診部高階主管業績不達標準為由,解除或懲處多位急診室主管,並擬縮編急診部;甚至傳出高層之間的內鬥。

本次事件在媒體大幅報導後,對台塑集團、乃至王家的社會價值有所影響!我並非反對將企業經營應用到醫療單位,然而醫療財團法人是基於公益的非營利組織,如果太過成本控制與效率導向,則有違醫療單位設立目的,也迴異於醫療單位的社會價值。必須強調的是,在合乎一定條件,財團法人是享有免稅的優惠。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昆仲創立長庚醫院的宗旨是以提升國內醫療水準,培育卓越的醫護人員,提供病患最佳的醫療服務。而設立的前二個目的是這間醫院不以賺錢為目的、要能服務中低階層民眾。

本次事件的啟示為何?首先,長庚醫院的治理應基於其為公益組織的本質,因此不能依賴企業經營的成本利潤分析,而是要導入「社會投資報酬(SORI) 」的概念,衡量醫院投入對病人、公共衛生產生的改變與影響力!其次,更進一步,台塑集團應讓長庚醫院獨立於集團運作,並建立適合非營利公益組織的治理機制。

再者,基於設立宗旨與目的,可以討論長庚醫院目前變成台塑集團控股單位的合適性!目前的建議是除了捐贈外,至少不應再增加長庚醫院對台塑集團上市公司的持股比率。另外,此事件之主要決策者進行自己認為應該做的改革,卻未進行改革的風險管控,可見長庚醫院的決策體系與執行,實有再檢討的必要。

最後,「僅從經驗學習非智者」,建議台塑集團應努力從台塑式管理,提升到台塑式治理。

(作者為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北韓核武升溫 美中博弈 牽動台海
戴宗翰/山東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山/聯合報
亞太區域安全議題中,朝核問題、伊斯蘭國問題、薩德部署問題,以及東海、台海與南海問題,在「中」美關係博弈中,這些議題表面上互不相關,底子裡卻是具有一定連動性。

近期川普再次藉由執行南海航行自由、軍售台灣等議題,凸顯與中國在南海、台海議題的分歧性,貌似增加美國對「中」談判籌碼的同時,也指桑罵槐劍指中國對朝鮮經濟制裁不利。然而當前「中」美關係涉及的不單是狹隘的亞太區域安全,更涉及兩國人民重大利益及全球性經貿影響,因此當前亞太區域安全問題的本質是,相關問題的解決都須從「中」美合作大格局出發,而不是擴大單一區域安全問題在兩國關係中的位置。

對中國而言,亞太區域安全議題是有檔次之分的,東海、台海與南海問題中,任何涉及中國主權議題都是不可退讓。相反的,朝核問題、薩德部署問題、伊斯蘭國問題等非涉「中」主權議題,這些相對「較低檔次」議題,在戰術上是有讓步與美國合作空間的。如此一來,現階段中國無須與美國同調迫切解決朝核問題,只要未來幾年內,朝核問題持續升溫到真實的威脅美國本土安全時。權衡之下,台海問題對美國本土安全而言將相對不重要,屆時美國伴隨高成本而無法出兵解決朝鮮的前提下,將有求於中國對朝鮮嚴厲的經濟制裁,而中國當然也可順勢要求美國在對台軍售及相關外交支持等問題上放手。

任何非基於情緒下所做的國家外交政策都是立基於國家利益的考量,當美國本土面臨朝核威脅時,朝鮮半島問題及台海問題,何者可與中國交易,孰輕孰重,自當不言而喻。

   
子孫計畫、舊案一堆 如何前瞻?
張溫波/前台灣大學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行政院強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既非前瞻又乏周全規畫、明確目標及顧景,引發輿論強烈質疑,並指責「債留子孫」。主政者應先深研「經國經濟學」,領略「前瞻」真諦,再學會何者為國家級優先重要基礎建設。

經國經濟學是國計民生的經驗法則,不是奧妙難懂的邏輯。經國先生於民國五十八年就任行政院副院長,並兼經合會主委,一方面造訪基層,傾聽民意;另方面領導經合會高級幹部,用心思考未來十至十五年國家發展可能出現瓶頸及因應對策。

經國先生綜合研判的結論,認為應加強基礎建設,乃於六十一年上任行政院長後,正式宣布推動劃時代規模宏偉的「十項建設」。經國先生不掛名「十大」、「前瞻」、「方案」或「計畫」等口號,亦沒有各縣市「錢沾」分配,完全由中央主導。所謂「十項建設」包括交通七項及基本工業三項,建設名稱明確,沒有拖泥帶水,附隨許多子、孫建設案。其中最令人稱道的,就是高速公路及桃園國際機場。

經國先生深知地方財力捉襟見肘,中央財力、物力拮据。但國家級重大基礎建設,中央責無旁貸,經國先生乃毅然決定中央全責建設,地方、全民及子孫共享建設「紅利」。

十項建設是自償型基礎建設(使用者付費),絕無債留子孫。堅強的基礎建設,大幅提升整體經濟競爭力,維持高度經濟繁榮,國外媒體譽為「台灣奇蹟」,就是「經國先生經驗」。

經國先生經驗足堪後人恩師,但行政院卻棄如敝屣,背道而馳,竟發函地方政府提報建設案,包括延宕多年尚未破土的舊案及延續性工程,由中央篩選及彙整,重新包裝,附隨繁多子、孫計畫,既非「前瞻」,又無明確目標及願景,可行性令人質疑。

實際上,這麼龐雜的子、孫建設案,原為地方及中央機關年度預算支應的例行投資計畫,改為中央買單,發行巨額特別公債,補助地方及中央,亦即特別預算替代地方及中央原應支出的預算。結果,綜合各級政府基礎建設投資總額增加有限,預期效益必然大打折扣,其中軌道運輸旅客人次幾已達飽和,何來「前瞻」效益!只是中央債務淨增,加重財政拖累。

因此,行政決策不當,造成財政資源虛耗,就是「債留子孫」的嚴重錢坑。假如再發生往常官商勾結貪汙不法行為,興建不少「豆渣」工程,等同財政資源流失,同樣是債留子孫的惡果。

增進基礎設施,為民富國強的必要條件。惟基礎建設投資金額龐大,應師法經國先生經驗,確保行政決策正確,施工順利與工程品質符合標準,防範貪贓枉法,才能發揮預期效益,保障世代共享福祉,避免「債留子孫」。

   
總士官長制 難斷軍中病根
吳一忠/退役一等士官長(嘉縣水上/聯合報
國防部將實施國軍總士官長制度,目的是為了提升士官的地位,看在我這個退役一等士官長眼裡,只是舊瓶裝新酒,毫無新意可言。

多年前發生洪仲丘案,造成社會動盪,軍心士氣低落,國防部檢討士官制度,包括建立輪調制度和士官權責,似乎達不到預期效果,現在重新提起,可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鋸箭法,根本斷不了病根。

一九九四年部隊推動「精進士官制度」,從制定到實施仿效美軍的作法,援引國外編制和訓練模式,希望提升士官的地位和權利,衍生了士評會和士官督導長制度。

在上級一聲命令下,部隊設立各層級士官督導長,職責作息比照軍官,定期開會寫報告,輪值擔任值星官,搞得士官人仰馬翻。某些士官被假象迷失,誤認為大權在握,開始胡作非為,加上軍官因循放縱,「范佐憲們」於焉產生。

當時筆者正在服役,我認為「精進士官制度」絕對做不到,主要是台灣士官以帶兵、訓練為主,普遍學歷知識不足;美軍士官長學歷高,甚至是碩博士,硬拿美軍制度套用,反而增添部隊困擾。果然「橘逾淮為枳」,再好的制度到台灣都變了調,三年後無疾而終。

部隊有其編制,兵、士、官階級分明,依照不同屬性,各司其職各有權責。軍官輪調歷練才能晉升,但士官是部隊骨幹,官兵間的橋樑,重要的穩固基石,不宜比照軍官輕易調動,否則將發生傳承危機。

國防部打算提升士官的層級,方向是對的,但在素質尚未全面提升之前,應回歸原有的地位,負責戰訓技術部分,領導統馭交還給軍官,官士權責劃分清楚,自可避免士官擴權弊端。

事隔廿多年,證明「精進士官制度」失敗,難道國防部還不記取教訓?

   
西班牙弦樂四怪咖搞笑演出
四名怪咖音樂家同時擁有高超演奏技術,與熱愛搞笑的幽默感!他們以帕格尼尼為典範,將古典音樂跳脫傳統演奏模式,將整場音樂會化為一場充滿笑點的喜劇,讓大家能聽到更生活化的古典音樂。

專屬西班牙人熱情的紅色魅惑,佛朗明哥
魄力十足的踱步、女舞者飛揚的裙擺……與鬥牛並稱西班牙兩大觀光命脈的佛朗明哥,近來融合芭蕾等其他舞蹈元素,呈現嶄新面貌,更受大家喜愛。是來到巴塞隆納絕不可錯過的必看表演!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