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9月4日 星期一

賴清德接閣揆,意味蔡英文路線失守


沒有Magic,只有Basic!【經理人月刊電子報】以實用易學滿足經理人的管理需求,讓你提升管理能力無負擔! 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9/05 第406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一個代價五億元的奧步
聯合報社論 聯合/賴清德接閣揆,意味蔡英文路線失守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拚經濟 新閣揆該如何接棒?
民意論壇 賴清德終於要北伐了
閣揆像消耗品 賴能否突破魔咒
賴內閣的美麗與哀愁
施政四面楚歌 「儲君」坐鎮有用?
聯合筆記/大人物們的一例一休
讓民眾找律師不再霧煞煞
鳥松濕地變失地…保育路迢迢
中元遙祭巴丹祖先 一則塵封幾百年的淒美傳說
測速照相不能取代警察攔檢
黃介正/美亞太政策鐵三角到位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一個代價五億元的奧步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台中BRT快捷公車是二○一四市長選戰的重要話題,甚至左右了選戰的勝負;林佳龍當選市長後,迅即廢了BRT。BRT廢約案的仲裁結果最近出爐,市府大敗,必須支付一.八億元給機電廠商。儘管市府仍辯稱自己有功無過,但明眼人都看出,搞出這場大戲的人已成功入主市政府,選民則成了付錢的傻子。

BRT議題一路熱炒,林佳龍一上任,便煞有介事地帶大批人馬前往視察,痛斥這是騙局,還羅列了「五大缺失」。隔年市府啟動「調查」,直指其中有弊案,還送廉政署和台中地檢署調查,並宣稱六成民眾認為其中有弊,完全做足了姿態。

然而,去年二月,台中地檢署以「查無不法」簽結。今年三月,監院糾正台中市府,認為市府貿然將系統廢止有缺失。如此,先後給林市府兩記耳光。這次仲裁結果,已經是林佳龍在此案裡挨的第三記巴掌了。

根據台灣營建協會的仲裁,林市府有「故意不驗收」、「故意關閉系統設備」和「故意放任設備損壞」的「三故意」。市府則稱,將在「原契約金額範圍內與廠商繼續協商」。意即,除了已付的三.二億,這一.八億市府也將照付。若其中有弊,市府豈能認賠殺出?市府還說,廢止BRT促成捷運藍線系統核定。這說法,就像小偷誇耀自己改善了保全系統一樣,大言不慚,卻遮不了羞。

這結果,只證明當初痛打BRT只是選戰奧步,而這個奧步的五億代價,結果還是百姓埋單。

   
聯合報社論
聯合/賴清德接閣揆,意味蔡英文路線失守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賴清德接閣揆的傳聞傳了數月,昨天終於確認成為事實。蔡英文和林全雖然情誼深厚,但改組問題一拖再拖,終於逃不過政績欠佳、支持度墜谷,難以面對明年選舉的冷酷事實,林全必須下台。這麼長的猶豫期,可見蔡英文阮囊羞澀,左尋右覓卻掏不出更佳人選,只能在派系裹脅下作出妥協,選擇賴清德。兩人能否合作愉快,猶待時間考驗。

儘管總統府幾天前才嚴正否認林全下台的傳聞,但事實顯示,蔡林體制已經走到了盡頭。如果內閣再不改組,蔡政府和民進黨的聲望都將一敗塗地,台灣前進的腳步也將受到嚴重拘礙。事實上,如此落子緩慢的內閣改組,除顯示蔡英文猶豫難決,也說明她調整自己執政路線的速度相當緩慢,甚至不能接受自己設定的目標一再落在低標,而曾奮力反轉。無論如何,林全下台,賴清德接手,對蔡英文而言,並不是一個優美而理想的布局,但她已別無選擇。

對林全而言,雖力圖在惡劣的政治局勢中維持優雅,但現實形勢險惡逼人,已無他從容揮灑的空間。主要問題,在於他缺乏靈通圓融的政治性格,他所組建的內閣班底又實力不均,一端接不上基層庶民的底氣,另一端抵禦不了傳統綠營的民粹攻擊,只能東閃西躲不斷接招。在這種情況下,林全再硬撐下去,恐怕要聲名掃地。這次,林全趁著「稅改」方案的提出,在自己熟悉的領域留下一點痕跡後閃電請辭,至少可免去「重傷而退」之災,或者仍堪稱幸運。

賴清德稍早拒絕以行政院「副院長」的名義入閣,如今,卻一舉直接攻上閣揆的大位。表面上看,他的機運絕佳;然而政治的成敗,往往無法以大位論英雄。事實上,賴清德在年初適逢台南市長任期過半時,如果先以「副院長」身分入閣,歷練一些時日,再視時機接任閣揆,應是更理想的途徑。然而,當時他擔心淪為「朱立倫模式」,拒絕北上,錯過副閣揆的歷練機會。現在,賴清德立即要獨挑大樑,卻仍缺少中央政府相關的決策及協調經驗;對他而言,這個閣揆的重擔和挑戰當然無比艱鉅。

林全應該下台,讓內閣有機會建立更新的面貌和氛圍;但賴清德是不是蔡英文的最佳答案,恐將暫時存疑。在稍早「賴上林下」傳聞甚囂塵上時,本報七月廿七日社論《賴清德組閣會比林全更好嗎?》,曾對兩人的風格和長短有過分析。賴清德的長處,在於勤政和親民,努力為人民解決問題。他的弱點,則是在國際、外交、財經、人文層面的經驗相對短缺;也因此,他的決策及用人未必比林全更準確而有效。

比較嚴重的是,賴清德作為眾人矚目的政治明星,又被網友冠以「賴神」之名,他行事有一股特別的傲氣,有時甚至流於剛愎。這從他兩年前因台南議長涉賄而宣布「不進議場」,如此杯葛了兩百多天,以犧牲民主體制為手段來羞辱李全教一人。可見,他民粹有餘,而民主素養不足。這樣的態度,未來以閣揆身分面對在野黨時,恐怕將更激烈。

另外,在兩岸關係上,賴清德從政以來一直以鐵桿「獨派」自居;六月間他突然拋出「親中愛台」論,連獨派都感意外。其後,他不斷地發言修正,才又回到台獨旗手原位。這樣的論調,除顯示他發言缺乏精準,更根本的原因,可能是他在這類高層次敏感事務上的認知掌握有問題。若果真如此的話,他出任閣揆,難保不因發言失誤而引起種種爭議;尤其,他的台獨傾向也可能把蔡英文的兩岸路線帶到更僵硬的位置,對台灣也是不利的。

不難想像,這次內閣改組,民進黨內的派系逼宮是激烈的,這也迫使蔡英文必須在其路線退守。問題是,蔡林體制無法展現的決策力和執行力,在蔡賴體制下能夠實現嗎?對此,恐怕要讓時間來檢驗。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拚經濟 新閣揆該如何接棒?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行政院長林全昨天請辭獲准,台南市長賴清德本周五將接任閣揆,這是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首見閣揆更替,期待換人接棒再衝刺,救民調;尤其明年要舉行縣市長大選,這不僅是蔡總統2020年連任之路前最重要的一役,更是國人對蔡總統前兩年施政成果的信任投票。林全昨天說,他希望新閣揆可以早一點接手,讓接棒者在2018年底前有政績,清楚點出了新閣揆的任重道遠。

賴清德接手行政院後,如何將「賴神」的台南經驗,擴大成為全國的經驗,打破過去一年多來國內政經情勢的沉悶之氣,這是他最大的挑戰。林全擔任閣揆期間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方案、前瞻計畫與年金改革等重大政策,請辭前財政部也已完成稅改初步方案,如同林全昨日所言,他已初步達成蔡總統「創新、就業與分配」的施政目標。然而近月以來,林全內閣的民意支持度持續低迷不振,顯示國人對內閣有諸多不滿,其中多數的民怨來自於經濟議題。

今年以來,包括一例一休、能源政策與前瞻計畫,從企業到民間都有許多質疑的聲音。一例一休上路後缺乏彈性配套,企業與勞工都有怨言,但行政院卻被動應對,期盼由立院提案修法解套。林全執行蔡總統的能源轉型政策,815大停電卻重創國人與企業的信心。前瞻計畫預算雖然在立院闖關通過,但國人卻憂心其規劃草率,未來可能變成地方政府的錢坑。

這些對林全的不滿,在內閣總辭後,將轉為對新揆的期望。目前傳出的副閣揆人選以財經背景人士為主,國發會等財經閣員也可能異動,代表賴清德已經明白拚經濟對施政滿意度的重要性,也清楚這是過去一年多以來民怨之所在。今年7月媒體訪問賴清德是否有聽到企業界對一例一休不滿的聲音時,他說:「當然,台南有很多反映,這是我們的責任。」

相較於林全沒有地方從政資歷,賴清德的台南施政經驗,讓他更能聽到基層的聲音,據此找到施政的方向,為他贏得了「賴神」的美名。賴清德從地方轉戰中央後,如何在施政上達成國人與企業對台灣經濟奮起向上的期望,賴清德必須從「用對人」、「敢做事」與「做大餅」三處著手。

林全在閣揆任內的財經施政常見掣肘,這是因為他的財經閣員被貼上「老藍男」的標籤,不但在內閣中難獲支持,民進黨內也未給予太多溫暖。林全上任時提出的大國發會目標不但沒能實現,反而讓內閣的財經施政失去了橫向溝通的功能。賴清德重組內閣財經團隊時,一定要避免重蹈林全的覆轍,讓國發會、經濟部等財經部會各司其職,莫讓國發會只剩下智庫的諮詢功能,更不可讓經濟部變成只管供電或供水的能源部。

「敢做事」是賴清德接任閣揆後的另一挑戰。近年國內少見重大投資,包括台積電、台塑等大企業的在台投資案往往受到環評等因素牽絆。台灣經濟發展難見突破,是因歷任閣揆在施政時瞻前顧後,為求面面俱到,但最終卻落得一場空。賴清德過去在台南推動南鐵東移等案時,曾遭遇民間不小的抗爭,要如何在產業發展、環境保護、民眾權益等各方面取得平衡,賴清德必須展現更多的施政魄力。

賴清德若能「用對人」、「敢做事」,在財經施政必然會比過去的閣揆更有機會做大台灣經濟的餅。這幾年國內企業界感嘆政府施政過度側重「分配」,卻忽略了「做餅」的重要。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說,蔡總統產業政策的「創新」與「分配」主張,其實有矛盾,因為唯有成長,才能解決台灣的就業與分配問題。

我們期待「賴神」的「台南經驗」能變成「台灣經驗」,賴清德接任閣揆究竟是走上另一座政治神壇,還是走下神壇的開始,就看他能拿出怎樣的經濟成績單。拚經濟是賴清德不能掉棒、不能出錯的重要任務。

   
民意論壇
賴清德終於要北伐了
施正鋒/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聯合報
儘管總統府一再否認,台南市長賴清德昨日確認即將在八日接掌行政院院長,滿臉掩藏不了更上一層樓的喜悅。由於林全閣揆欲振乏力,連自己人都搖頭,既然前瞻的預算已過,蔡英文總統已經找不出任何留任的理由,總是要換個擋箭牌。相對地,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賴清德眾望所歸,應該本身跟派系都有一番盤算。供給跟需求相符合,當然也就順水推舟。

早先傳出的訊息是,希望林全領導的外籍兵團至少能撐個兩年,屆時監軍的嫡系摸清業務,就可以換掉整付牌;可惜諸事不順,只好另尋掌櫃的。放眼看去,除了向企業界借將,當下黨內可用的不外市長任期即將畢業的賴清德跟陳菊,要是繼續拒人於千里之外,很難不被責難為師心自用;因此只要能拖就拖,以免新潮流坐大,現在兩個人的命運綁在一起,就看賴清德輔選的能耐了。

對於賴清德來說,原本他的未來選項有三。首先是市長任期作滿後無官養望,不要跟蔡英文有任何瓜葛,免得斷送自己的前途,缺點是很可能被選民遺忘。其次是回到新北市參選,卻有可能破壞新潮流跟蘇貞昌的合作關係,同時也憂心自己被朱立倫化,也就是永遠只能當諸侯、不能出頭。至於台北市長,看來小英還是需要柯文哲守山海關,當然也就沒有自己的份。

既然這三條路都有相當大的風險,相對地,組閣的好處是部會首長,及預算的分配,一來可以除去缺乏中央政府歷練的閒言閒語,二來也可以讓盤據地方的新潮流有往上發展的空間,不管是從個人還是派系的觀點來看,應該是相當划得來,不能算是被驅策當砲灰,捨大路不走是很奇怪的。因此,要是囿於矜持、堅持跟小英劃清界線,難免被戴上自私的大帽子。

由國大、立委到市長,賴清德資歷完整、一帆風順,可以說是繼洪奇昌以來,新潮流刻意培養的全國性政治人物,終究是要推出來選總統的。他給一般人好感是堅持刪除議員工程配合款,林林總總,造就他的五星級市長形象,而他為了李全教賄選案拒絕進入議會,及鐵路東移案跟社運翻臉,則顯露出強悍的個性。雖然他因為不願意媚俗放颱風假而贏得「賴神」的美譽,卻可以看出賭性。

跟其他新潮流人士最大的不同,賴清德公開擁抱台灣獨立,正義凜然,不知道是真實的信徒,還是因為在綠營鐵票區不得不使然。

然而,先前在美國跟台僑大談「親中愛台」,拗得有點勉強,讓支持者錯愕,彷彿又透露一絲絲幫小英試探風向球的味道。誠然,閣揆是總統的幕僚長,即使有內政跟外交的分野,還是要奉承民選總統的旨意,賴清德應該會收斂人格特質,就看他如何摩拳擦掌了。

   
閣揆像消耗品 賴能否突破魔咒
林法/公(彰化市)/聯合報
「英全體制」瓦解,不過林全任閣揆一年三個月,根據經驗,這樣的時間只算「剛好」。

從前在「強人政治」時期,無論蔣介石、蔣經國或李登輝,三人在位期間雖從十二到十五年不等,但更換閣揆的次數都不超過四回;換言之,不管誰當行政院長,皆能在強人的護庇下久任其職。

可是從陳水扁到馬英九,隨著台灣民主腳步的邁進,不但政黨輪替成常態,過去「威權領袖」更成了眾人可射的箭靶,至於早被定位為「幕僚長」的閣揆,因其特有的「擋箭牌」功能,便自然難逃用過即丟的宿命。所以扁馬各在位八年,都用了六位行政院長,平均十六個月換上一名,並非湊巧或偶然。

其實以國內選民的政黨傾向來說,鐵綠者不過三成,扣掉各約三成的藍營支持者及對政治疏離之人,總統的滿意度能達五度就算高標,所以只要不符原先期待,領導人退守基本盤也只是早晚的事。

台灣內外交迫、國事如麻,面對重重困境,能否突破過去閣揆為消耗品的「歷史魔咒」,我想這不單是小英有沒有擔當的問題,畢竟當政府威望直線下降總需有人扛責時,怎麼都不會輪到那個受任期保障且攸關多少權位和利益的人,不是嗎?

不過,話說回來,賴清德也絕非等閒之輩,其黨內外聲勢早已超越蔡英文,所以他也許不會是「剛好短命」的賴內閣,反而另一個人該擔心,在未來某些關鍵時刻會不會被換下台?

   
賴內閣的美麗與哀愁
劉競明/醫(台北市)/聯合報
賴清德將接任行政院長,醫界有人出任政界高職,或許能解決健保與未來長照面臨的問題。

因為閣揆對醫療問題的了解極為專業,而且長照的推動也不僅限於財務規畫,衛福部長會不會變成小媳婦?因為長官比你懂。也許調整健保費及增加健保給付,長照政策改良版的落實,正是賴清德組閣後之「美麗」。

然而賴內閣的罩門仍是經濟問題,林全稅改方案已引起爭論,但真正執行面的問題會在賴內閣裡顯現。兩岸問題因是總統權限且僵化日久,外交處境想要突破亦非短期可成之事;企業外移投資、種種汙染與食安問題等,也將考驗賴內閣的智慧。缺電考驗著綠色執政的核心價值,將來萬一缺電是否重啟核電?也是賴內閣要面對的。

從醫界觀點,吾人深慶國家將得良人領導,但行政院長是吃力不討好的職務,因為重要政策之雛形,都在總統心中,然而行政院長卻要背負政策執行成敗的責任,難完全施展自身理想。

但事在人為,健保、長照、環保、財經,堅實政策的規畫與發展,讓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讓年輕人與企業願意將根留在台灣奮鬥,這樣的賴內閣將不辜負人民之厚望,也才是百年台灣醫界之光矣。

   
施政四面楚歌 「儲君」坐鎮有用?
古志誠/研究助理(新北市)/聯合報
林全稱完成「階段性任務」提出辭呈。但民眾要問,「階段任務」真的是完成了嗎?還是完成「階段性爛攤子」而已?

自一例一休、年改到前瞻計畫及大停電,引發民怨燎原,林全照樣做自己,不修正政策瑕疵,宛如「狐狸管雞舍」。

「朕意已決」的蔡英文是不是壓倒林全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得而知,但政壇傳聞變成真實。蔡始終要不到的「儲君」終將入主東宮,蔡當局意在盤算明年選戰與賴神接班梯隊,卻忘了南鐵東移賴市長擺爛,及預測颱風破功賴神被打入凡間的前車之鑑。

蔡施政四面楚歌,「東宮儲君」的閣揆掌握人事權、鞏固派系;新舊內閣權力交接之際,理應無縫接軌,但綠營內部派系為了權力勢必繼續駁火。不禁感嘆,「英全政府」這詞還真是短命,「背叛台南」灌爆賴神臉書,然「準賴揆」拍胸脯曾說「做好做滿」又二度破功了!

林全下台身影難堪,「拱賴」已成定局。但國家大政方針、兩岸僵局與低迷經濟未解,找「儲君」坐鎮有何用?流於「分贓」耳語更難杜悠悠之口。

至於鬥志失魂的國民黨,要如何「赤腳出發」反敗為勝,國人都在看!

   
聯合筆記/大人物們的一例一休
許俊偉/聯合報
「一例一休」為何會推不動?

台北市長柯文哲以「我的人生」為題演講,一句「如果你要一例一休,就永遠成不了大人物」引發議論。

柯文哲還以自身為例,指他從進台大醫院開始,沒有一天只工作八小時過,都是晚上十二時後才下班,當台北市長也是每天上午七時半開晨會,勉勵年輕人不要只羨慕他人成功,要先問自己「有沒有這麼認真?」

「一例一休」確實有其制度性問題,有待蔡政府思索解套。但台灣社會長期的勞動舊思維,以及對「一例一休」錯誤認知,恐怕也是「一例一休」窒礙難行主因。

「一例一休」修法重點是每七天要有一天例假和休息日,法令未規定休息日禁止「嗡嗡嗡」,只是出勤要增給加班費,實施實況是很多勞工即使想要休息日工作,雇主卻為了節省成本不准勞工加班。

再說,每天正常工時八小時與「一例一休」無關,是早就存在勞基法的舊規定,平日超過八小時的延長工時,也是原就規定要給加班費,但從過去到現在的勞動市場,實況是不少勞工常態性每天工作超過八小時「嗡嗡嗡」,也沒拿過加班費。

非常多雇主、甚至「大人物」們,屢將這些既有勞動舊制與「一例一休」混為一談,錯置的解讀與誤解,讓「一例一休」被莫名複雜化和「抹黑」,徒增推動困擾。

究竟,一名受雇勞工應該「嗡嗡嗡」到什麼程度,才有機會成為「大人物」們定義的大人物?過去醫護人員吊著點滴值勤、保全人員過勞身亡、遊覽車駕駛超時開車引發公共危險事件…這些勞工全都是高工時,當時也沒「一例一休」,但來不及成為大人物,先成了一命嗚呼的新聞人物。

台灣經濟起飛奠基於製造業,製造業的邏輯是多做一小時就可多一小時的產能,加上早年許多人搭上「黑手變頭家」的階級翻轉潮,讓「拚長工時、忍低工資」成為上一代「大人物」心中認知的成功要件,這些被年輕人批評的言論的確發自他們的肺腑之言,但「大人物」們的人生成功經驗,卻已不見得能在這個世代複製。

世界上許多「大人物」都在帶頭示範工作與生活平衡。美國總統有不成文慣例每年放一到兩周長假;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從一九八○年代開始,就每年要到森林別墅沉思兩周,成家之後更是酷愛搭遊艇出遊。

不可否認,要當大人物勢必得比一般人更努力,但實與「一例一休」或高工時無直接關係。台灣長工時和低工資除了扭曲就業市場,對國家財政、國民健康、少子女化都有不同程度的負面衝擊,「大人物」們不該鼓勵人人沒日沒夜工作,這個國家也不需要人人都是大人物。

   
讓民眾找律師不再霧煞煞
沈靖家/律師(台北市)/聯合報
三日聯合報「收費不透明、資訊不公開,民眾找律師霧煞煞」,揭露民眾找律師的難處。筆者願師法孟子「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歸之」精神,祈此文能收拋磚引玉之效。

律師法第二條就說:「律師應砥礪品德、維護信譽、遵守律師倫理規範、精研法令及法律事務」。因此對於律師的基本要求,至少要能熟讀最新法規內容,才有能力協助人民透過司法程序實現正義。問題是,人民在委任律師之前,根本無從探知律師的專業素養是否足以託付重任?所謂「有名的律師」,可能只是很會經營部落格?或只是外型俊美?在委任律師之前,又有多少人看過該律師在法庭上的表現呢?

筆者的許多律師朋友均認為以「付費諮詢來瞭解律師的專業程度」,然民眾多未具備法律知識,很難僅以短短數小時談話內容就能判斷律師素質,更別說民眾預算有限,豈能如此徒費時間與金錢於茫茫律海中撈得珍珠呢?

其實我國各級法院內部已有一套律師統計資料「律師評量表維護作業」,由各案件的承審法官在完成裁判書後,針對參與該案件律師的各方面表現予以綜合評量。筆者建議不妨參考「司法陽光網」的理念,將「律師評量表維護作業」統計資料適度公開,讓人民有一套更客觀的數據資料可供參考,以強化市場機制,間接鼓勵律師投注更多心力在研究案情上,以降低民眾搜尋律師的「程序不利益」。

現今律師養成制度只需要五個月實習與一個月律訓課程,「法律上」就可以獨立辦案。相對地,現行司法官養成制度,考生通過司法官考試後必須先接受一年集中課程訓練,以及到各地院檢一年見習訓練後,再通過結訓考試分發。若分發為法官職平均需要再六年才可以成為實任法官獨當一面;分發為檢察官職也至少需要再六個月才可以獨立辦案。

現行律師養成過程是否太短見仁見智,但律師實習成效太過取決於指導律師是否認真指導,卻是不爭的事實,導致律師養成品質無法穩定輸出。相較於司法官在養成過程中,每位前輩都恨不得小司法官們趕快進步才能分擔更多的工作量,在教學或經驗傳承的心態差別,也會導致司法官養成的穩定度高過律師養成。

因此無論就律師養成制度的質與量,均有檢討必要,讓法官、檢察官在優秀律師的專業協助下,也可以更有效率的發現真實適用證據,以提升裁判品質。

   
鳥松濕地變失地…保育路迢迢
陸曉筠/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系/聯合報
位於澄清湖畔的鳥松濕地是高雄第一個濕地公園,雖然面積不大,當時卻是排除萬難,在以工業為名的城市中埋下的第一顆綠色種子。鳥松濕地至今剛好廿年,正值青壯期,但卻傳出它可能不被列於國家重要濕地名單的消息。

台灣的國家重要濕地分為國際級、國家級與地方級,在內政部營建署的重要濕地名單中,鳥松屬於「地方級暫定重要濕地」,目前正在進行評定作業。在其公展的分析報告書中,土地所有權人台灣自來水公司不願意將鳥松濕地納入重要濕地範圍;土地所有權人的意願是目前許多暫定濕地面臨的共同議題。私人土地絕對需要考量地主的使用與權益,但許多國營事業或政府單位對現有暫定濕地存有疑慮,且不願劃入範圍,理由幾乎均為擔心相關法規對未來使用的限制。

這樣的擔憂可以理解,但國營企業應該是為經營全體國人的資源與公共財而設立。以鳥松濕地為例,水資源保育似乎同時為自來水公司及濕地保育法的願景目標,鳥松濕地更可以與自來水公司轄下的「澄清湖高質水環境教育園區」相輔相成,作為台灣水資源教育的標竿,落實企業經營的社會責任。

至於土地所有權人擔心劃入後的限制,或許應跳出框架重新思考。法律的限制同時也是避免不當使用的損害,如就風險角度來看,鳥松地區在暴雨時會淹水,鳥松濕地是否減緩了暴雨沖入澄清湖的泥沙量?如移作他用的鳥松濕地,是否因為緩衝區不見,造成路面逕流及汙染物進入澄清湖水庫,反而增加澄清湖水庫的風險與水質處理費用?這些不都是濕地存在的隱性價值?相信企業經營的整體評估,應包含隱性的環境成本與價值。

美國麻州康橋市的主要水源來自Fresh Pond,水域面積較澄清湖小,同樣緊鄰高密度的主要城市。居民都以擁有Fresh Pond優良水質為傲,除以保護水質為主要目標外,Fresh Pond所屬陸域土地政策為保育自然土地的生態多樣性,並提供居民環境教育及休憩價值,這樣的土地政策也提供了水質的保證。

Fresh Pond的規畫理念來自美國景觀之父奧姆斯特德的兒子,而老奧姆斯特德則為康橋市對岸的波士頓留下完整的綠寶石項鍊公園與濕地串,他利用當時沒有價值的沼澤低地及汙染河川,變成現在高城市品質的代表。如果現在有人要拿走綠寶石項鍊中的任何一個公園,或是Fresh Pond旁的任何一塊棲地,相信整個大波士頓地區的居民應該都會起身反對,一個環境長遠的價值需要有魄力的決策與經營者。

沒有鳥松濕地的水環境教育園區似乎缺了一角,沒有鳥松濕地的高雄市似乎無法實現當時對宜居城市的生態承諾,沒有鳥松濕地的地圖讓台灣濕地保育之路又更遠了。

   
中元遙祭巴丹祖先 一則塵封幾百年的淒美傳說
潘春義/公、排灣族(屏縣滿州)/聯合報
時值中元,傳統習俗各家紛紛籌備豐盛祭品,祭拜祖先與超渡好兄弟,以求平安順遂,而在我家鄉卻隱含塵封已久的遙祭巴丹祖先的普渡傳奇。

菲律賓有一巴丹島(省),跟台灣東方蘭嶼達悟族(雅美族)語言可互通,距離蘭嶼也只有九十九公里遠,從沒想過咱們滿州鄉復興路王家大戶子孫竟然與巴丹有親緣關係。

話說二、三百年前巴丹漁民船上有七八位漁民,其中有位女性,因船難漂流至東海岸(出風鼻附近),上岸時他們自稱來自巴丹(也因此日後出風鼻附近會有巴丹鼻地名之由來),男的全遭芒率社(今里德山頂路)原住民出草而亡,唯一留下的巴丹女性帶回為族人之妻,從此揭開後代子孫繁衍。因此復興路王家四房宗親每年輪流於中元節普渡時,要面朝東方海邊,準備豐盛祭品遙祭超渡遇害的巴丹族人與親戚,一來普渡消災祈福,二來對早期祖先因入侵的衝突引發殺機,以期諒解,日後也流傳山候鳥(灰面鷲)盤旋上空尋親的淒美傳奇故事。

因巴丹女性阿祖流落王家後便無親無故,每日思念巴丹故土與親人,唯一告慰的是每年十月前後的灰面鵟鷹(國慶鳥)與家鄉相同,每當盤旋於王家上空叫出「姑溜,姑溜」聲,倍感思鄉與哀愁。

這是一則塵封好幾百年的淒美姻緣傳說,日前巧遇其後代子孫正在籌辦採購中元普渡巴丹祖談起此事。並專程前往王家祖廳與大房拜訪證明確有事。在今年中元節,特以此文一同遙祭紀念巴丹卡叔叔(排灣族親戚)。

   
測速照相不能取代警察攔檢
劉國信/文字工作者(投縣水里)/聯合報
高速公路因施工導致的重大交通事故怵目驚心,用路人習性不良,酒駕等難辭其咎,交通教育和交通工程也有待加強,然其中居重要環節的交通執法卻欲振乏力,才是令人堪憂的地方。

高速公路ETC系統建置完成,全線收費站裁撤後,公路警察局少了十處便於攔檢、進行車輛辨識的最佳地點,必須冒著極高風險在車輛高速行駛的路段執勤,夜間更是險上加險。得以落實人工攔檢的勤務據點幾全流失,致用路人無所忌憚。

且攔檢勤務除高風險外,違規人纏夾不清或訴諸民意代表、高層施壓,也讓第一線勤務人員意興闌珊,目前已逐步由測速照相或高科技攝影取代,此舉不僅勤務人員可免於與違規人正面衝突,只要紙上作業勤務績效即優於人工攔檢,何樂而不為。交通部在人工攔檢與電子偵照的比例雖有規定,但實際上並無具體拘束作用。

惟人工攔檢對於有肇事之虞的用路人或車輛,可以掌握機先,收即時防範之效,實不宜輕言棄置。當務之急或可由交通工程來著眼,於各重要匝道路口,依路況建構標準攔檢空間,設置照明設備、阻絕器材等,並結合當地縣市警察聯合執勤,嚴正執法,建立交通執法威信,以有效杜絕違規用路人或車輛心存僥倖,鋌而走險。

   
黃介正/美亞太政策鐵三角到位
黃介正/聯合報
美國政策圈消息靈通人士,近日愈有把握預測:曾任小布希政府國務院亞太副助卿的薛瑞福(Randy Schriver),即將出任國防部亞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一直代理國務院亞太助理國務卿的董雲裳(Susan Thornton),在白宮首席策略長巴農離職後,有望真除。

薛、董二人果能順利履新,加上國家安全會議亞洲事務資深主任博明(Matt Pottinger),美國亞太政策的鐵三角即將成形。

川普總統自就任以來,對外決策集權於近臣,各國高層領導與富商巨賈,莫不積極經營與總統親信之關係;如今國務院與國防部亞太政策關鍵職務任命的加速,將使區域各國政府與駐美外交人員,有更多元與多層的溝通管道。

此外,以重要決策職務任命觀之,川普偏好任用軍職悍將以及華爾街企業家,而不喜所謂建制派的黨籍政客、資深文官或智庫學者,眾所周知。薛瑞福、董雲裳,以及幾乎確定出使首爾的韓裔教授車維德(Victor Cha)倘均能赴任,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美國亞太政策將回歸至熟悉的軌道。

薛瑞福早在一九九六台海危機,擔任國防部中蒙台事務處長時,即參與台海事務,廿年來無論經營智庫或回任公職,對於台灣安全之關切,多有公開紀錄。董雲裳是資深職業外交官,經歷遍及歐亞,曾派駐北京、成都,以及美國在台協會,對於兩岸關係之敏感,自然知之甚詳,且她還有個女兒是在台北出生。博明曾服役海軍陸戰隊,因戰功晉任至中校;更早並有路透社及華爾街日報七年駐北京記者的經驗,且曾因報導大陸貪腐而遭關切。

對於這個可能成形的鐵三角,台灣朝野或許因有舊識進入美國亞太決策圈而稍感寬心;華府人士也初步認為,北京對此不會特別歡欣;然而我們不可有絲毫暗自竊喜的心理。

首先,三位亞太政策關鍵人士,在對中國大陸與對台灣事務上,或有不同的過往經驗,卻是一致公認理性、專業、均衡的「愛國主義者」;決策思考時,絕對係以美國國家利益為首要考量,不可能徇私偏袒兩岸任何一方。

其次,美國面臨變動之國際安全環境,總體國家安全戰略尚未確立;亞太事務從應對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結構性問題,到因應北韓不斷增溫的導彈與核試挑釁,以至於美國在亞太的盟邦關係管理,都是嚴峻的挑戰。台海兩岸歧見爭執,不會是優先排序。

再次,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隔絕美國內政與價值爭議,堅持維護軍隊指揮與管理倫理,雖受各方敬重,步調卻未完全符合政治風向。國務卿提勒森誓言改組國務院組織與文化,但其決策地位、預算爭取與管理模式仍備受質疑,外交官普遍士氣不振,也是事實。兩個部會與白宮之關係如何發展,絕非亞洲政策團隊可左右。

未來兩個多月,中共十九大、川普對北京的國是訪問,以及APEC與東亞兩個峰會,均攸關我國重大利益。美國亞太政策鐵三角的到位,就是我們對美工作的新起點。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政府說台灣不缺電 你信嗎?
「台灣目前並不缺電。」8月21日,行政院長林全在立法院備詢時強調。原來,政府信誓旦旦「面對缺水缺電,政府準備好了。」「今年不會跳電,不會缺電!」是如此禁不起考驗。

步行萬歲的偉大城市 紐約V.S.台中雙城記
一座偉大的城市,要能適合步行,才能累積出市民的品味與文化。建築師姜樂靜一趟睽違二十五年的美國紐約之旅,希望透過她敏銳的城市觀察,期許故鄉台中,也能成為一座偉大的城市。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