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看看台灣公共論壇的淺薄化現象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閱讀幾米繪本,經歷心靈的旅行,再到生活的各種新嘗試,【幾米Spa電子報】將成為你最溫柔貼心的陪伴。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10/26 第410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宜蘭:從聖地到工具箱
聯合報社論 聯合/看看台灣公共論壇的淺薄化現象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搶救慶富 把三輸變三贏
民意論壇 黃介正/習近平的二○三五
大學生上課胡鬧 誰的錯?
聯合筆記/改稱民主政體的心態
情感教育:非考科的空白課程
去中華民國 連「國」都不存
棄隔代接班 習近平長期執政?
看見生命藍圖…老年政策 不能只有長照
保護長者…以房養老 要完善輔導諮詢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宜蘭:從聖地到工具箱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宜蘭號稱是民進黨的「民主聖地」,但是,大家不妨看看他們是用什麼態度對待聖地的選民。

宜蘭縣民選出林聰賢為縣長,但今年二月,林聰賢任期剛過半,他匆匆拍拍屁股走了,到中央去當官。宜蘭縣長的遺缺,隨即由蔡政府宣布交給吳澤成,以彌補他在林全內閣組建時與內政部長擦身而過的委屈。

吳澤成做了八個月代理縣長,好不容易化解宜蘭鄉親對林聰賢放任農舍濫建的怨氣,現在他卻得收拾包袱走人。原因是,他得把位子空出來,讓給民進黨中央屬意要參選下屆縣長的陳金德來當。

要陳金德競選縣長,卻先讓他坐上縣長寶座,以方便他利用縣府資源來輔選自己。這種手段,恐怕只有民進黨的「金頭腦」才想得出來,就連威權時期的國民黨恐怕也沒這膽子。事實上,民進黨未必人人苟同這種強取豪奪做法,至少眼前已有三個民進黨人有意參選,陳金德如此空降,當然有違黨內民主。但是,面對新潮流系爭權卡位的霸氣,誰能是對手?

對宜蘭民眾而言,最不堪的是,選出來的縣長棄宜蘭而去,而中央政府又將縣長的代理職務當成「工具箱」般,抽來換去,要給就給,要拿就拿。《地方制度法》固然規定縣市長職位因故出缺,任期不足兩年者,可以不補選,由中央指派;但民進黨能把這個法制缺口玩到出神入化,才真的是黨政不分。

無黨無派的吳澤成,只能乖乖把位子讓出來,他能跟新潮流鬥嗎?

   
聯合報社論
聯合/看看台灣公共論壇的淺薄化現象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最近「時區」突然變成台灣公共論壇的熱門議題。有網友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議,要求變更台灣時區,改成和日韓相同的GTM+9時區,象徵脫離和中國大陸的從屬關係,迅速突破連署門檻。持不同意見的網友也隨即發起「維持現有時區」提案,反對因政治因素干擾人民作息,也在短短兩天內連署成功。對這兩個對打的提案,相關部會必須在十二月間作出回應。

為了「象徵性」地脫離和中國的從屬關係,而去變更沿襲已久的地理時區,不僅理由荒謬,更是完全不考慮現實效果與代價的淺薄想法。何況,連自稱「台獨」的賴揆都稱「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提案者卻還在談兩岸的「從屬關係」,這不是自我矮化是什麼?再說,提案者所謂「充分利用夏季陽光」云云,這是利用「日光節約時間」即可解決的事;否則,若硬要變更時區,卻會造成「冬季摸黑上班」的後果。這些前因後果,提案之前,難道都不必設想清楚?

「變更時區」的無厘頭提案,竟迅速獲得響應,正是近年台灣公共論壇嚴重淺薄化的現象之一。近幾年,拜網路及手機之賜,台灣的公共議論熱度極高,但內容卻日趨扁平及庸俗,鮮少出現具有深度或帶動進步價值的論點。包括電視媒體的報導,也往往集中在政治衝突、明星八卦、私人糾紛等破碎議題上,而缺少對政經發展、社會現象、人文關懷之探討,不僅讓人對國家前景的流失感到挫折,也對時代精神面貌的退化而憂心。

在「時區」問題引發對峙之際,台灣政治上的熱門話題,是客委會主委李永得在立法院對上藍委徐榛蔚的低俗連續劇。李永得在備詢時先嗆徐榛蔚「我就是對你有意見」,事後拒絕道歉,更謔稱對方為「徐太后」,罵質詢的藍委是「私設刑堂」,說自己「好怕怕」。如此油腔滑調,李永得連演數日,議長蘇嘉全坐視同僚遭辱卻只作壁上觀,賴清德亦無任何約束閣員之意,竟說希望此事「到此為止」。政務官失禮而閣揆傲慢,這樣的主政態度,如何奢望締造朝野的互信與良好的政治文化?

再看,近一段時日以來,政論節目除了聚焦柯文哲的言行及明年的縣市長選舉,似乎就再也沒有話題可談,彷彿台灣社會已經沒有其他事情值得關注。民進黨圍剿柯文哲,主要是柯文哲的機靈善變,暴露了民進黨處理兩岸議題的愚頑不知變通。問題是,把柯文哲扣上紅帽,打成中共「同路人」,就會讓蔡政府的兩岸政策顯得比較聰明或令人愉悅嗎?更令人扼腕的是,民進黨和柯文哲鬥來鬥去,只是滿足了政客好鬥和選民看熱鬧的心理,根本無助於決策的提升,或大巨蛋僵局的解決。也因此,當柯文哲誇稱「沒有我,政論節目要倒一半」,除反映台灣是個「狂人橫行」的世界,從另一面看,也道出了一個理性衰敗的社會之可悲。

台灣社會曾經充滿活力,曾幾何時,人民的活力卻被大量用來互相對峙、彼此抵消。「修改時區」正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提議修改的一方,只是為了一個空思妄想的理由,就假民主之名大剌剌提出,馬上有一堆胡塗人一哄而上跟著附和;然後,另一批人只好被迫出動,提出相反的提案,試圖阻止這場代價可觀的盲動。當人們只會學習政治人物的虛招,不斷出空拳來對付假想的敵人,更誘使不同想法的群眾互相對抗,這樣的社會如何還有前進的動能?

老實說,台灣公共論壇的淺薄化趨勢,不僅令人憂心,也到了令有識者感到挫折與沮喪的地步。甚至,和海外友人共同看著電視,都會有一股羞愧的感覺。最近國內政論節目的流行語,是關於台灣的「三個太陽」;試想,兩個太陽都讓民眾水深火熱,三個太陽又是什麼景況?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搶救慶富 把三輸變三贏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慶富造船廠得標六艘獵雷艦自建計畫,卻涉嫌做假而拖累銀行。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通過成立「真相調閱專案小組」,行政院長賴清德也表態如有必要將「壯士斷腕」,並由副院長成立調查小組,全面了解當初招標案有何缺失,再討論如何懲處。

目前慶富已經兩個月未繳利息,銀行團展開債務協商計畫,但令人擔心的是,行政院和立法院在民意的壓力之下,一念之差而壯士斷腕,急於追究銀行責任,或國防部啟動解約機制而斷了慶富的生路,則放款成為壞帳,國艦國造因而中止,國防自主的目標恐將落空,出現借戶、銀行和國防部三輸的局面。行政和立法部門還不如轉念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讓慶富免於倒閉並繼續承造國艦,銀行暫時的紓困有助於最終收回債權和獲利,國艦國造得以成功,反而可能扭轉為三贏的結果。

立院或政院不宜急著追究銀行責任的理由很簡單清楚,那就是本案國艦國造耗資將近358億,規模、性質與高鐵、101大樓等大型公共工程建設相似,基本上若沒有銀行的融資,靠政府的預算是絕對無法成就的。而當初泛公股銀行聯貸的出發點,也是因為相信標案遴選結果係經過國防部嚴謹的財務與資格審查程序,且有義大利的技術移轉與美國輸出許可等承諾,以及造艦工程由海軍全程監督,從而願意支持國艦國造。國艦國造能夠跨出一大步,應該感謝銀行挺政府,創造外部效益,怎能因為慶富負責人的不法行為,就要銀行背上黑鍋,承擔所有責任,豈不是銀行「有功無賞,打破要賠」?

其次,國防部自從和慶富簽約,並促成銀行參貸之後,就有如置身事外,對於採購合約的內容真假、造船的進度等關鍵資訊都未主動提供給銀行團或隨意以「機密」為由拒絕,導致「三方合約」的架構缺了一角,銀行端在徵信上無法對文件進行真實性的審核,貸後流程也難以做好管理,無異給予慶富詐貸的空間。難怪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就是國防部的「機密」理由讓聯貸銀行付出「慘痛代價」,從而有義務以通案模式向國防部提出建議,對於銀行團承接類似聯貸案時,應建立「三方合約」與「照會制度」,爾後不能再以「機密理由」而壞了大事。

因此政府或立委們也不宜急著要求「解約」,因為解約的衝擊既深遠且沈重。慶富一旦破產,國防部雖然可收回預付款,但223億元的放款收回無望,受害的並非只有聯貸的泛公股銀行和國庫,還包括其他自貸的銀行;也會波及原材料的供應商和關係企業,導致許多員工失業,而且義大利廠商承諾的技術移轉以及美國政府所開立的「武器輸出許可」就此泡湯,國艦國造等於劃下句點。未來任何國防自主計畫,外國政府和廠商將敬謝不敏,銀行團也避之唯恐不及;甚至將來的政策性貸款,包括和邦交國及新南向國家政府進行公共工程合作的35億美元專案融資,勢必讓國內的銀行界裹足不前。

目前銀行團為解決慶富案引發的後續效應,朝向解決問題的態度努力,值得肯定和支持。銀行團將利率降至2%、短期借款到期及中長期借款本金展延兩年等三大紓困條件,保證費率則降到1%;原已凍結的慶富存款監控專戶採取有條件放行,以會計師簽核為前提,開放慶富使用監控專戶的資金支付員工薪資、運轉所需,先盡全力讓慶富「不倒」,再儘速增提擔保品,爭取銀行團繼續支持融資計畫,確保銀行債權未來不但能夠收回,且兩年後慶富情況若改善,應該要補貼銀行1%的利息,對銀行股東也有交代。金管會、國防部、財政部更是責無旁貸,應全力對銀行團提供協助的義務,部分立委的政治操作也應適可而止,才不會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民意論壇
黃介正/習近平的二○三五
黃介正/聯合報
中國共產黨甫結束第十九次大會,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式寫入黨章,組成未來五年黨和國家的領導班子,縮編並提升中央軍委,鞏固了習核心在中國未來發展的主宰地位。

習近平在五年前中共十八大接任領導人,面對政府治理、經濟發展與官僚貪腐等嚴肅問題,曾經多次表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五年習近平膽大強猛的改革方案,與嚴厲急切的執行力道,在牢牢掌握中央軍委與紀檢委兩把利劍的運用下,終究啃了骨頭也打了老虎,在自己構築的中國夢進程中,得意的獲取第一回合的勝利。

在十九大召開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間座標是「兩個一百年」:在二○二一建黨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二○四九建國一百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四年後全面脫貧,其實不難;卅二年後的事,則難逆料。

習近平這次動了下時間表,在二○二○小康社會,與二○五○強盛中國的卅年間,巧妙的嵌入「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的概念,聰明的勾勒「兩個十五年」的願景,為習近平未來是否超越任期,留下遐想空間,也讓「再奮鬥十五年」到二○三五年成為比較可以想像並實際期待的新節點。

二○三五年習近平八十二歲,邏輯上應該看得到自己設定的第一階段「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以及人民解放軍「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以中國現已躋身強國之林,不斷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事實,理論上屆時的中國應該更富更強。

現在距離二○三五還有十八年,習近平認為中國仍處於「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國大陸眼前對外要面對中美大國關係、朝鮮半島危機以及南海形勢等難局,對內要繼續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國、從嚴治軍等挑戰。未來十八年更要對外應對強權格局變化、防範周邊區域衝突,對內理順權力交班制度化、經濟上從增長到均富的艱難挑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習總說的沒錯。

十八年後的中共領導人現在應該還在部委省市中層歷練,中央軍委的上將們現在還是校級軍官,還在中央黨校和國防大學進修;十八年後的黨政中堅幹部,以及軍隊的中階指揮官,目前還是在新教育體制與網路時代孕育下的學生;十八年後的大學新生或部隊新兵,今年才要出生。

二○三五年不是遙不可及,即便一定會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纏繞,以及不可預測的意外狀況,但也是至少兩個新世代接力主導國家發展,充滿多種可能與無限希望,甚至可以重新開始、從根救起的未來十八年。

習近平的二○三五年,有把台灣框在裡面,台灣在規畫未來發展時,也不可能把大陸排除在外。海峽兩岸的主政者在堅持理念、型塑願景、決斷政策時,總要替今年出生的娃娃們想一想吧!(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大學生上課胡鬧 誰的錯?
李家同/清大榮譽教授(新竹市)/聯合報
最近教育界發生了一件很不好的事,有一些大學生在上英文課時,從頭到尾都在胡鬧,有些學生居然在教室裡蹺起二郎腿。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譴責這些學生上課不守規矩,也會責備老師不能維持教室秩序,更不能原諒校方沒有嚴厲指責學生。

這則新聞使很多人感到非常難過,我們對大學生都有一種特別的想法,認為大學生都是相當用功的,沒有想到今天,大學生不用功已經不好了,居然會在教室裡打鬧,這是過去從來不會發生的事情。

可是我們應該問一個更深層的問題:為什麼有大學生在上課時如此胡鬧?我認為這些學生根本不知道那位英文老師在講什麼。教育界始終不肯面對的殘酷現實,就是現在的大學生中的確有一些程度相當有問題。我知道有位大學電機系畢業生,居然連abc都寫不全。寫英文句子時,很多大學生會寫出They is的句子。

這種現象完全是因為廣設大學和少子化的原因。少子化以後,很多大學就被迫接受程度不夠的學生,否則很難生存。這些學生糊里糊塗地進了大學,大學教授不可能教太淺的學問,因此這些大學生根本無法了解教授教什麼。對於學生和教授,這都是痛苦的折磨。

如果歸根究柢地問,為什麼會有大學生程度如此之差?因為我們國家的教育是完全沒有品質管制的,所有的國小學生六年以後絕對可以升學,進入國中以後又可以升學。在這種制度下,因為廣設大學,大學裡就會有這種可憐的學生,他們是值得同情的。

大學生上課時胡鬧,應是對教育部官員的一聲醒鐘。如果讓國小的孩子沒有學到什麼學問,以後一定仍會發生這種事情。這是很丟臉的事,我敢說世界各國很少有這種事情。透過網路,很多海外關心台灣的人看到這則新聞後,都寫信表示難過,因為他們心目中的台灣大學生不會做這種事情。

也希望政府知道,政府花了這麼多教育經費,結果孩子完全沒有學到東西。這種完全不管小學生的程度是一種浪費的制度。我不懂為什麼教育部長不願意發表一句聲明說,孩子有權利學好,老師也有義務教好。可惜始終沒有聽到教育部長的這句話。雖然我們號稱有非常普及的義務教育,但教育當局不肯承認有相當多的孩子是沒有學好的。

   
聯合筆記/改稱民主政體的心態
林修全/聯合報
從中華民國變成是台灣,然後稱為「民主政體」,接下來會是什麼?

這個問題多數人都無法回答。我駐德國代表處在今年國慶酒會懸掛紅布條,德文僅寫「慶祝一個民主政體的一○六年生日」;從邏輯來看,不論中華民國或台灣,絕對是民主政體,但民主政體不代表台灣或中華民國,若是加上「一○六」這個生日數字,或許勉強可猜到所指稱的國家。

主事者雖可辯稱,紅布條的中文字清楚寫明「慶祝中華民國一○六年國慶酒會」,只是這背後心態更可議,因為中文寫、德文卻不寫,是欺負多數國人看不懂德文嗎?同樣地,多數德國人看不懂中文,可能連「慶祝一個民主政體的一○六年生日」的德文,都要推敲一番。

這項舉措的目的難以推測,不禁令外界質疑,莫非在德國必須去中華民國化?若是如此,駐德代表處有無去爭取?是否失職?因為駐德代表謝志偉的臉書裡曾提到相關問題。

謝志偉曾在臉書說,國旗與國號皆為一國符號,到了國際性場合,國旗是圖象符號,所以不改,但國號是文字符號須翻譯或改成拼音。台灣國人對「國旗」有認同分歧,對「國號」更別說了。他建議,若國際場合的國號「Republic of China」已無可能,第一選擇就是「Taiwan」,這點因中國大陸之故,有時政府、民間機構也做不到,但應列為目標,人民則要個別或集體力行。

此外,更可笑的是,外交部認為駐德代表處的做法未自我矮化,那要請外交部說說,什麼才是自我矮化?若這次不算自我矮化,算不算是「去中華民國化」?這部分不正是許多台獨人士、民進黨基本教義派的思維嗎?

偏偏,謝志偉經常被視為這方面代表。去年,新竹一所中學的變裝活動引起納粹事件,謝志偉在臉書發文,指事件發生的關鍵原因之一是「納粹陰魂還在台灣」,並且譏諷把黨旗當國旗,是納粹特徵等言論。外交部長李大維已認為不妥,更強調謝志偉的身分是駐外代表,不是電視節目主持人。

當然,一些力挺駐德代表處作為的名嘴會說,是想利用這次機會,凸顯台灣的民主政體有別於中國大陸;若有此想法的人,乾脆護照不要用寫中華民國或台灣,直接寫「民主政體」,可以嗎?

   
情感教育:非考科的空白課程
黃世鈺/大學教授(高雄市)/聯合報

高朋滿座的餐廳裡,大學閨密對著一雙子女說:你們要像媽咪們這麼好,互相叫老公老婆!懵懂的幼兒聽話地手牽手、緊坐著。遊戲時,小男孩推開和小女孩一起玩沙的小男孩:走開!這是我老婆!一旁的媽媽笑歪了,「這麼小就愛吃醋!」

體育課上柔道,小五的男孩跨坐制伏趴倒的對手,一旁同學高喊:哇!性侵!

國三的阿樹,每次下課都到國文老師的窗外守著,頻頻問老師:我送您回家好不好?

單親媽照顧的獨生子是明星高中資優生,媽媽驚見愛子身穿女性內衣入睡。大二生因為女友避不見面,寄了高樓俯瞰照片後,一躍而下。影劇圈阿姑的小三事件讓社會大眾看見長者的愛欲需求。加上一連串優秀學府看似人生勝利組的青年們,聳人聽聞的情殺舉止,令人震撼與遺憾…

環顧周遭,靚女帥哥有見地有抱負、看似融洽共處、表現傑出,卻拒婚恐婚避婚的所在多有;屢戰屢敗永不放棄的,也持續在等候對的人。但是,公主王子夢幻婚姻後的偷腥與互訟,又讓人傻眼的驚嚇幸福如曇花。在在顯示,不是考試科目、被當成營養學分的情感教育,在學習上是多麼空白、也多麼具有可為的空間。

人生而有情,子曰:食色性也。天賦的情思,最初的學習地點是家庭、最重要的學習對象是父母的身教、最系統的教導在學校、最完整的成長在社會終身教育。

所以,從最淺白易懂的佛洛伊德性心理發展瞭解,就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到兩性期,從自我概念與接納、戀父母情結、兩性差異到適應人際、學習兩性相識、相處與相愛、甚至平和與祝福性的分手,把握各階段的特質與成長重點,系統地納入在學各階段教育與成人教育中,讓情感教育融入自我成長與親子教養裡,並且延伸為終身學習課題。

落實有效的情感教育是完整人格的一部分,是整體社會進步的潛在基石。

在健全的情感教育中茁長的成熟社會,更是我們尊重性別平等、讓男分女歸、邁向老終壯用幼長的欣欣社會,最有效的助力。

   
去中華民國 連「國」都不存
羅智強/總統府前副秘書長(台北市/聯合報

駐德代表謝志偉在德國辦國慶酒會,在德文中把「中華民國」拿掉,剩下「民主政體」。為了去中華民國,去到連「國」都不存,也算做得「夠徹底」。不要說馬政府任內的國慶酒會一定有中華民國,連陳水扁任內也沒有拿掉中華民國。

這能怪謝志偉嗎?謝志偉討厭中華民國不是一天二天,更重要是,任命他當駐德代表的蔡英文,也和他一樣欲去「中華民國」而快之。

這可從蔡英文四次重要演講說起,來看看,蔡英文對中華民國那種「用之不甘、棄之不敢」的無奈。

以去年蔡英文的勝選、就職、國慶演說以及今年的國慶演說,這蔡英文勝選後四次最重要的演講來比較,在去年一月十六日勝選演說中,「中華民國」她一次也沒提到,倒是用「這個國家」稱中華民國五次。去年就職演說,「這個國家」增為十三次,因為引起批評,到了去年國慶演說,「這個國家」減少為八次。

相對的,如果以馬英九卸任前最重要二○一六年元旦演講來比較,馬英九提了「中華民國」十二次,而那奇怪至極的「這個國家」,當然一次都沒有。

這就是馬英九和蔡英文的差別。馬英九的想法中,我們的國家就是「中華民國」,用「這個國家」以稱,偶一使用則罷,若成了頻繁的代稱,就顯得不倫不類。

但蔡英文不是,她討厭「中華民國」,卻又不敢不用,這情感上惡之,理性上得「屈就」的複雜心理,使得她和她的文膽創造出了彆扭的「這個國家」,取代「中華民國」。

由於批評聲浪實在太大,在蔡英文今年的國慶文告中,不敢再提「這個國家」。但是謝志偉卻理解蔡英文那想去中華民國又不敢去得太徹底的無奈,於是在「這個國家」退場後,如天降神兵般發明了「這個政體」,想要繼「這個國家」後取代「中華民國」,成為無殼台獨的寄居之殼。

但謝志偉少想了一件事,蔡英文的「這個國家」還至少有「國家」二字,而太過急於去中華民國的謝志偉,為了去中華民國,卻連「國」也一併去了。

外交部的解釋,則更是羞辱國人的智商。「酒會現場已經有國旗,已經彰顯國家主權地位,不需要再強調『中華民國』。」不強調中華民國,賓客怎麼知道青天白日滿地紅,是國旗、省旗,還是「政體旗」?

我曾說過,某方面,我為蔡英文感到同情,她不敢說出她心中真正想要的國號,卻又不能不感到屈辱地繼續用「中華民國」這個招牌。但我更同情中華民國,選了一位如此厭惡中華民國這個名字的中華民國總統。

   
棄隔代接班 習近平長期執政?
寇健文/政大政治系、東亞所特聘教/聯合報

近兩三年來外界對中共高層體制變革的報導很多,相關議題包括「建立總統制、恢復主席制或維持總書記制」、「政治局常委會地位與人數」、「領導人劃線離退」、「接班人安排」。十月廿五日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結束,公布新一屆領導班子,也回答了上述議題。

首先,高層決策體制已經確定維持現狀,暫時不會恢復過去的主席制,也確定維持常委會的地位,不會廢除,且常委會人數維持為七人。儘管如此,總書記與常委之間的關係已經變得更接近長官與部屬關係,如習近平與栗戰書、汪洋、王滬寧和趙樂際之間很難是平起平坐的夥伴關係。

由於李克強提的經濟口號極少被納入政治報告當中,而他的大秘楊晶(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卻在未滿六十八歲的情況下,直接退出中委會,李克強扮演的決策影響力恐怕繼續下降。此時總書記和常委間的關係比較類似一九八○年代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之間的關係,因此習近平的決策影響力還是增加。核心在集體領導體制中的「班長」角色將來會不會在沒有制衡情況下,轉變成「家長」角色,仍值得關注。

第二、「劃線離退」的慣例維持不變。除王岐山一退到底離開中委會外,政治局、中央書記處中所有超過六十八歲的副國級領導人全數退出。同時,過去五年中,在黨務系統和政府系統一線崗位工作的正部級幹部無人超過六十五歲還續留任。這些跡象顯示自一九八○年代以來逐漸形成的幹部退休制度並沒被破壞。

第三、本次人事布局並無一九六○年代出生的幹部晉升為常委,顯見「隔代指定」模式已被揚棄。一九九○年代以來逐漸演變成的人事布局,中共高層培養接班人時,都是在前一屆(五年)讓總書記和總理接班人選進入政治局常委會歷練。按照十五大、十七大的前例,單數屆黨代會應有接班人安排。由於現任總書記無法主導下一任總書記的人選,形成所謂的「隔代指定」慣例。這種模式的細節雖非一成不變,如接班人選曾經提前十年入常(胡錦濤)、總書記任期也曾超過十年(江澤民),但大體上的演變趨勢是如此。

由於孫政才落馬和胡春華未入常,十八大以他們兩人為接班預備人選的人事方案已經徹底破局。本次常委會既然無接班人的安排,習近平連三任的機會大增。他或許會基於完成民族偉大復興與發展社會主義的使命感,企圖在任滿十年之後,繼續擔任中共最高領導人,打破任期十年的慣例。預期最晚在二○一九至二○二○之間若無增選政治局常委,讓年輕幹部進入常委會,就將確定習近平的長期執政。一旦他連三任,所有接班人人選將重新洗牌,一九六○年代中後期出生的幹部才可能接班。

   
看見生命藍圖…老年政策 不能只有長照
邱天助/老年學研究者(新北市)/聯合報

廿一世紀,世界最重大的轉變和挑戰,是面對「超高齡社會」的來臨;除了老年人口急速增加外,更明顯的是平均餘命大幅延長,對國家、社會所造成的巨大衝擊。

依據內政部人口統計,今年二月底,老年人口(十三.三三%)首次超越幼年人口(十三.三一%);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的人口推估,台灣在二○二六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將達總人口的廿%;而且除了八十、九十歲以上人口急速增加外,百歲人口的增加速度也頗為驚人。二○一○至一五年成長率高達四十四%,每十萬人口中就有十二.一人。

然而,對於超高齡社會與長壽時代的來臨,我們似乎完全沒有準備,社會仍然停留在「恐老」焦慮與「不老」神話。我們的心理、制度、健康、醫療、生活、工作、社會、文化、政策,並沒有為八年後占五分之一的老年人口做準備,也沒有為長壽百歲生命做思考。

一直以來,我們常誇大老年問題嚴重性。依國發會公布研究報告,國人罹患失智症比率到民國一五○年都低於五%,卻常讓我們看不到其他九十五%的身影; 二○一二年的調查,社區老人只有五至十%生活自理能力不足,需要他人協助,卻讓我們無視其他九十%高齡者的存在;主計總處和衛福部二○一四年統計,國人有長達八.七年的時間是處於不健康狀態,但我們卻把不健康等同於臥床。

至今,台灣的老年政策仍然以「問題化」角度,以失能、長照為主要施政重點。似乎只要將老人集中安置在死亡列車候車室,就是最好的老年政策;國家經費分配與施政重點都僅在擴充這種候車室的設備或服務的加強。這種消耗性的老年政策,只會讓老人看到生命的盡頭,看不到希望,無法治本又治標解決老年問題。

二○一六年,美國米爾肯研究院(Milken Institute)「高齡化未來中心」推動「意義老化」,強調讓老年過著有目標、有意義、有生產性的生活,是成功老化的主要關鍵,也是解決老年問題最釜底抽薪的辦法。聯合國的二○三○老年政策綱領,強調「沒人會被拋在後面」,希望創造一個「全齡」共享的社會。

當人口結構改變,老年人口持續增加,甚至將成為主要人口群,政府應該針對老年的需求和利益,提出相應的對策,包括居住、交通、就業、醫療、健康、照顧、基礎設施、社會保護、性別平等和世代凝聚,維持並增進老年的生產力,讓老年人活在一個自主、尊嚴的世界,也讓年輕人看到未來的生命藍圖,而不致慌張、焦慮。

   
保護長者…以房養老 要完善輔導諮詢
呂宏勝/金融業(新北市)/聯合報

日前金管會規定簽訂以房養老貸款契約時,簽約人子女應陪同,引發立委的關注。

以房養老貸款並非創新產品,其在國外已運作數十年,制度已趨成熟,如美國一九八○年代發生大量不當銷售案例,就是因為申辦人多為高齡者,他們的抗風險能力,以及維護權益的意識較為薄弱,易遭誤導且不易了解產品內容,聯邦政府始建立獨立的諮詢機制,為申請者提供諮詢服務,由申請者先行偕同其家人洽諮詢專業機構,由諮詢機構評估其合適度。此外,為確保諮詢機構的公正獨立,及避免與銀行間的利益衝突,諮詢機構與銀行間並不得直接聯繫。

在香港以房養老貸款(安老按揭貸款)正式申請前,借款人必須先向獨立的第三人輔導顧問(律師)諮詢,成功完成輔導後,始可前往任何一家參與辦理安老按揭貸款的銀行正式申請。

台灣以房養老貸款由銀行自行辦理,政府並未訂定太多的行政規範,但就消費者保護而言,應有許多值得討論的空間。

觀察台灣以房養老貸款,不論是加速條款、擔保品等條款均與一般貸款相同,由於我國現行民法在法律行為上,其程序過程與實質內容,偏重維護程序過程(締結契約)的自由,然以房養老貸款申請者多為高齡者,他們的抗風險能力,以及維護權益的意識相對較為薄弱,如何保障他們從事法律行為的自由,尤其是締結契約實質上的自由,益顯重要。

台灣以房養老貸款仿香港之律師諮詢制度,將律師的諮詢認證列為撥款要件之一,但問題是,台灣目前是由銀行方辦理,缺乏社福單位的參與,所以只能由銀行先行與借款人議妥條件,再由律師見證,現況恐無法達到諮詢的獨立性,且律師人選或許是由銀行轉介,並無利益衝突的防範,此將無法促進借款當事人做成其決定的實質上自由,不利落實消費者的保護。

台灣面對高齡化及少子化的現實狀況,以房養老貸款有其必要性,也是一種趨勢,而完善的諮詢機制,是以房養老貸款能否達到保護消費者的要件。依據國外經驗,應由社福專業機構先行就老人身心、生活及家庭等狀況評估其合適度,以作為貸款申請之依據。然銀行是金融專業機構,並非社福專業機構,應無能力評估申請老人的合適度。為確保台灣的以房養老貸款諮詢機制的獨立性,及避免與銀行間的利益衝突,或可參酌國外的作法,由各縣市政府社會局進行輔導諮詢認證,也許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新藥研發效率 AI可扮演關鍵角色!
今年的BTC會議除了邀請生技產業參加以外,也首度出現軟體業者參與,例如當過微軟人工智慧首席研發總監、現為台灣AI實驗室創辦人的杜奕瑾。如果台灣的新藥公司也能在研發流程中使用AI技術,相信對於台灣的生醫以及軟體產業,都會有不小的幫助。

《銀翼殺手2049》到底是什麼讓「人」是「人」?
到底是什麼元素,讓「人」是「人」?那看不見的靈魂嗎?那不可預測性嗎?那如果把複製人或虛擬人設計成也有不可預測性呢?真人又有多真實呢?光是這個人的定義,《銀翼殺手2049》或是說這個系列,就提供了非常大的思考空間。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