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10月29日 星期日

農地大面積解編 需嚴防新一波濫用


【嬰兒與母親電子報】提供完整婦幼保健觀念,兼具實用性、權威性、知識性的婦幼專業知識。 【NEO數位行銷學習報】提供最新社群行銷、行動行銷等數位趨勢,加入我們一同探索更多數位創意的可能!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10/30 第410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健保大鍋飯能吃多久
聯合報社論 聯合/農地大面積解編 需嚴防新一波濫用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服務業發展危機 政府不能再漠視
民意論壇 共軍新布局 壓縮國軍空間、區域爭霸
聯合筆記/盧麗安的選擇
趙春山/以突破僵局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美化利富稅改 喪失公義靈魂
政府夥伴成改革對象 莫讓體育變革陷苦戰
變調版援外ODA 誰來監督
記取RCA案 勞資攜手防職災
斬不斷中國影子 台獨只能自我清算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健保大鍋飯能吃多久
黑白集/聯合報
台灣健保「好用」,海內外馳名。好用到什麼程度呢?連一些成藥和銀杏萃取物等保健品,都在健保給付範圍內,每年浪費十數億計的經費。健保會提案討論刪除這些非處方箋即可購買的藥品,但曾有遭立法院指示暫緩執行的阻擋前例。長此以往,健保這「大鍋飯」還能吃多久?

說健保是大鍋飯,未言過其實,濫用令人咋舌的例子舉證歷歷。有「健保大戶」一年看診超過千次,可說照三餐用健保;有人電腦斷層一年做廿幾次。有些慢性病或年長病患,重複領藥、未按時服用而剩餘浪費的藥,在家裡堆積不計其數。早先健保用藥連維他命都可以開,後來才逐步刪除。從節流的角度言,民眾自費就可在藥局買到的成藥類,早該檢討其合理性了。

健保「大鍋飯」性質越濃厚,越容易遭到濫用。看似俗擱大碗,其實是全體納稅人「犧牲享受,享受犧牲」的成果。民眾有共識「健保不能倒」,所以當初二代健保改革快速過關,形同「健保稅」的補充保費就源開徵。很多納稅人的額外收入,還沒看到影子就有近二趴先貢獻給健保了。健保財源得以穩固,但如果連感冒藥、保健品一類的都可「吃健保」,無謂的浪費一定會侵蝕地基。

健保法明文規定成藥不列入健保給付,但卻在「患者吃習慣了」的風氣下偷跑多年。這次健保署再度檢討政策,將逐步取消給付,希望不要又受到媚俗心態阻擋,畢竟健保不該變成「大鍋飯」。

   
聯合報社論
聯合/農地大面積解編 需嚴防新一波濫用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內政部公布新版國土計畫草案,全國分級列管的八十七萬公頃農地,估計將有廿萬公頃可能解編、重劃或變更使用項目,違章工廠、農舍將就地合法。雖然這是面對農地壞死的務實調整,但交由地方執行,由於涉及利益,很可能帶來下一波農地破壞;中央務必慎謀防範,否則農地流失將無可補救。

以國土計畫居台灣海、陸域的空間發展最上位指導計畫之位階,自國土計畫法去年五月一日施行迄今一年半,端出可能解編廿萬公頃農地的新版草案,確實讓各界震懾。若草案明年五月頒布施行,國土勢將面臨破碎化,農地更是其中之最。

當然,國土計畫審議及擬定,須經中央召開各界代表組成之審議會合議通過,草案擬定必然要經現勘,面對過去四十餘年區域計畫、都市計畫執法不夠嚴謹,地方政治勢力掣肘,致違章、違法四處氾濫,務實地針對實際狀況,將不再適用的農地解編活化,不無「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

問題是地方政治干擾因素依舊,主宰之區劃作業恐難符合國土永續利用宗旨;雖說中央保有審核權,但各部會各有盤算,步調不一。例如內政部希望農地部分開放給宗教、殯葬、遊憩使用,還希望緊鄰城市的農地能改劃為城鄉發展區;經濟部因缺工業用地,其職司農地違章工廠管理的頭痛困局,也希望一次解編;農委會雖力圖保下有限農地,但也承認違法使用的農地已嚴重汙染,解編恐是不得不然;如此這般,未來國土碎裂化恐趨嚴重。

蔡英文已多次宣示遏止農地非農用,且台灣糧食生產底限的六十八萬公頃農地無可退讓;前閣揆林全去年七月即召集相關部會做出決策,對去年五二○後的新建違章工廠不再寬容。閣揆易人,決策重新來過,賴清德十月中終於決心鐵腕面對農地違章工廠,但也以去年五二○為準一刀切,之前的可望就地合法,之後的卻強力拆除,至今地方反彈不斷。

去年五二○宣示到今年底動手拆,一年半的蹉跎,各地占用農地事件仍不斷發生。解編舊有違規占用農地或許是面對問題的不得不然,更重要的是,如何確保不再有違規情事發生。農委會十月初端出「農地盤點平台」,套疊相關機關的調查結果,再配合鼓勵吹哨檢舉,任何人發現農地冒出違章工廠、違規豪宅,立刻查對農地盤點平台,讓相關單位鐵腕執法。

但農地盤點平台前景恐如國土計畫草案遭遇各單位態度不一的對待,尤其執行拆除的地方政府,選票考量難免以拖待變;雖然賴清德宣示拖延拆除就扣補助款,但明年地方選舉是重大變數,難保農地盤點平台不會如當年內政部頒行災害潛勢圖,只能牆上掛掛,作用有限。

農民務農收入低,反倒是賣農地收入不錯,因而掀起違法搶建工廠風潮。以非法使用的彰化鹿港頂番婆地區為例,買家打出「農地變建地最後機會」,開出每公頃一億元的高價買農地,高齡農戶為什麼還要堅持守住祖傳農地?追根究柢,是政府宣示拆農地違章工廠講得多做得少所致,保守估計現存八萬家農地違章工廠,每年還以近八百家速度增加。

蔡政府的綠能政策進一步造成農地失守。農地租給商人種電,不必耕作就有可觀收入,何樂而不為?從各地查處的假務農真種電案件數,不難理解農地出租種電已成風潮,農民不理解種電後沒了日照,土壤肥力流失、壞死的結局。

事後談收回的非法使用農地怎麼復育,太不務實,自始即應防止非法使用發生。農地違章工廠、非法農舍即便拆除,土地早已壞死,強力拆除不等於回復可耕地面積;萬一違章工廠排放有毒物質進入環境,更是難以回復。

國土計畫擬大規模解編農地,蔡政府必須妥慎籌謀,建立能確保不再有下一波違法占用農地的機制。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服務業發展危機 政府不能再漠視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全國商業總會上周發布「2017產業建言書」,點出整體商業經營環境「五大障礙」及政府「八大失能」,呼籲要破除重工輕商的政策迷思。商總更批評蔡政府上台一年多來過於冒進改革,造成旅行、旅館、遊覽車及不動產等四大「新興」慘業,商總理事長賴正鎰更直言,這新四大慘業是「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廣義的商業就是服務業,國內服務業占GDP比重63.1%,就業人數占總就業59.2%,重要性比製造業高出很多,但服務業主要由內需市場及出口製造業衍生的需求所支撐,而且加入市場門檻低,平均規模較小,中小企業充斥,因而以服務業成員為主的全國商總,在發聲分貝及政府重視程度上,遠不如以出口製造業為主的全國工業總會。

去年520以來,蔡政府提出「5+2創新計畫」、「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等,和服務業發展關係不大;強調解決五缺問題,主要也是回應工總建議;勉強和服務業發展有關的政策如長照2.0、公共托育計畫等,規模及資源投入都很有限;而備受爭議的一例一休修法亦是以製造業管理為思考模式,因而重創需要更大工時彈性、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服務業。商總代表服務業發聲,直言政府重工輕商,並非無的放矢。

商總點出旅行、旅館、遊覽車及不動產等四大新興慘業,主要是受到兩岸關係的影響,尤其中南部業者受創最深,這個部分值得政府注意,也需要從宏觀的角度,有力應對未來各種可能變化。事實上,四大慘業只是整體服務業發展中的一個環節,更須擔憂的是,服務業發展面臨中長期的結構性問題,危機正逐步浮現。

首先,內需成長加速萎縮,嚴重削弱服務業發展動能。服務業主要由內需市場所支撐,根據中央銀行報告,2001~2016年亞洲四小龍、美國、日本等皆因內需對經濟成長貢獻明顯下滑,導致經濟走緩,相較之下,台灣內需貢獻降幅最為嚴重,較1986~2000年大降6個百分點,從而也造成服務業成長減緩,占GDP比重從2001年68.78%的高峰,降到去年的63.1%。

這種趨勢在最近幾年似乎更加惡化,例如,今年出口成長率預估近一成,但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卻僅2%出頭,主因就是內需包括民間投資及消費成長率創下近年新低。內需加速降溫已成為削弱服務業發展動能的最大不利因素。

其次,人口老化及人力外移衝擊服務需求。服務業主要客戶是國內民眾,但台灣人口快速老化,又有大量人力外移,其中因為產業外移而長住在海外尤其是中國大陸的人口估計超過150萬人,嚴重衝擊內需及服務需求。未來十年,此等問題將加速惡化,成為服務業發展的限制因素之一。

第三,服務業國際競爭力不足。要突破服務業市場規模太小的限制,必須提升傳統服務業如金融、運輸、旅遊等之競爭力,並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國際醫療、國際物流等新興服務業,但國內管制過多,自由化程度不足,又未能和國際接軌,以致服務輸出無論是總額或占全球比重,皆居亞洲四小龍之末;再加上兩岸因素,這兩年服務輸出甚至有減少現象。

另一方面,外商進軍國內服務業市場,對本土服務業發展,亦構成強大競爭壓力。例如來自新加坡的電商公司蝦皮2015年底在台灣正式上線,兩年來對國內最大電商集團網路家庭(PChome)構成強大威脅,更凸顯出台灣服務業競爭力不足及發展危機。

整體而言,國內服務業發展面臨長期結構性問題,以及兩岸因素和外來競爭的衝擊,危機已經浮現,蔡政府須正視問題的嚴重性,澈底揚棄重工輕商心態,全力改善服務業總體經營的環境,化解各種危機,才能扭轉服務業下滑趨勢,也才能突破經濟貧血成長的困境。

   
民意論壇
共軍新布局 壓縮國軍空間、區域爭霸
張延廷/大學兼任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這次中共十九大報告表面上未提出對台的強硬軍事鬥爭姿態,但從共軍近期一連串新領導布局的發展觀之,可窺知中共對台軍事準備將以強化共軍組織改革及加強外軍交流,積極壓縮台灣軍力成長的空間與力度,繼續拉大兩岸戰力差距,為對台政治鬥爭做後盾。

習近平在第一任期執行的反貪打腐作為,即是徹底肅清江澤民派在軍中的影響力,確立習核心對共軍的完全掌控,繼續中共一貫「黨指揮槍」的原則。使軍隊領導與效忠習政權鏈結成同一性,並配合五大戰區的規畫與軍事組織調整,進行新層次的軍事布局,在對台鬥爭以及區域爭霸上發揮關鍵影響力。

在共軍戰略由「積極防禦」轉向「積極進攻」的演變過程觀之,共軍很明顯大量參酌美軍「聯合作戰」的組織架構,將共軍原本具國土防衛優勢的戰略性、基礎性、支撐性等各類保障力量進行功能整併成「戰略支援部隊」。並在戰略結構上能支援戰場達到全域作戰的目標,使共軍在空中、太空、網路和電磁戰場能取得明顯優勢,保能最大發揮戰力,藉以抵消美、日在東海區域長年保有的抵近偵察優勢,以及突破美軍近年逐步以太空裝備所建立的第五代系統的高端、高科技能力。

再者,中共近年不斷參與國外軍事合作與維和行動,刻意讓世界看見共軍裝備呈現跨世代的發展態樣並宣揚「國威」,此時正值習近平反腐的推動期,在大陸內部可宣傳民族主義與強軍強國的有機連結,同時也能為軍改樹立合理的鋪陳途徑。並藉此換上具有科技背景的專業軍官出任部隊領導人,在換梁換柱的結構調整下,讓共軍以新裝備、新首長的結構受控於習核心領導體系之下,兼顧對人民展示另一型態的共軍樣貌。

共軍目前聯合作戰理論的「以空護海、以海護陸」是以跨越軍種本位主義為目標,並積極參酌外軍演訓經驗,讓海空戰力能達到遠海突防的實質效果,藉此實力直接和太平洋美軍進行同一等級的抗衡。可見得瞭解外國軍隊的作戰型態與戰力水準,已成為當前共軍高層的必備課題,共軍在未來會更進一步強化對外軍的交流,並大量壓縮國軍與外軍交流的空間。

   
聯合筆記/盧麗安的選擇
陳言喬/聯合報

盧麗安從「台灣人變成大陸人」(國籍變更),並成為中共黨代表。依台灣當前相關法規,她應該知道她的台灣戶籍遲早會被註銷,且不能再使用中華民國護照,但她選擇了這條道路。

盧麗安意外成為中共十九大期間的熱門話題,她所帶來的衝擊,台灣朝野與兩岸網友都在談論她。

首先就法律面來看,兩岸互不承認對方主權,台灣身分和中國大陸身分只能選擇一種。如同成千上萬陸配為取得台灣身分,必須取得放棄大陸戶籍的公證書。

盧麗安被註銷台灣戶籍、護照後,等同大陸人,今後若要進出台灣,一可以自由行身分來台(一次十五天),二可以探視其父母方式(探親)來台。雖然不便,但法律必須遵守,同時移民署也應秉公處理。

從政治面來看,盧麗安能取得大陸戶籍且加入共產黨,是很罕見的現象。因為,大陸不允許「一般台灣人」加入大陸國籍;去問大陸統戰部如何入籍,統戰部說去問台辦;問了台辦,台辦則會說沒操作過;再問公安派出所管戶籍的也會推給台辦。

因此能取得大陸戶籍的台灣成年人,並不是一般人,應該是政治需要,即高層勸說或經有力人士保薦,才能加入大陸國籍,這叫做「特邀制」。

此外,現階段台灣戶籍享受健保等各種便利,中華民國護照來往兩岸、世界各地那麼便利,不會有人主動放棄台灣國籍,因為犧牲太大(盧麗安是被台灣註銷,不是主動放棄)。加上獲准入大陸籍後,大陸官方也不會管你放棄或不放棄台灣國籍(原本就不承認),這就是為何盧麗安以及一些尚未曝光的台商,可以同時擁有大陸和台灣兩地身分的原因。

最後就社會面來看,從電視上看到盧麗安的自信與侃侃而談,是相當震撼台灣社會的,她的效應也正在擴大,昨天就傳出北大一名台灣博士生也想加入共產黨。而近幾年在大陸若干黨政領導出席的場合中,部分台灣年輕人對大陸踴躍表態、交心的程度,也頗有今夕何夕之感。

人民有追尋美好生活的權利。卅年前的中共十三大政治報告稱到本世紀中葉大陸可達到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卅年後,十九大政治報告稱,這個目標提前了十五年,二○三五年即可達到。

這些年,大陸持續在進步,習近平更許諾要給大陸老百姓一年比一年好的生活,會有台灣人相信且追求大陸身分,可以理解。

不過,也有人想方設法要離開大陸取得他國身分(如陸配、異議人士、被迫害人士)。大家心中各有盤算,他們的選擇與相對付出的代價都應尊重。

   
趙春山/以突破僵局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趙春山/聯合報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前在華府表示,兩岸僵局是目前最佳情況,但就怕形勢會產生惡化。眾所皆知,兩岸關係之所以能維持目前的「僵局」,主要因為馬政府時代採取的「不統、不獨、不武」政策。中共雖對「不統」心存不滿,但因馬政府堅持「不獨」,故可選擇「不武」。未來,維持僵局的因素一旦發生變化,則兩岸形勢不無出現惡化的可能。

首先,我們認為習近平的對台政策,不會滿足於目前「不獨」的消極狀態,故會大力進行「反獨」;「不統」也會隨之進入一個「促統」過程。因此,中共的「反獨促統」已為現階段的「不統不獨」添加了變動因素。如果民進黨政府未來的政策,有出現「反統促獨」的趨勢,則中共對台用武的可能性會隨之增加。

其次,目前兩岸僵局也可能因未來美國兩岸政策和美中關係的發展而發生變化。我們確信,維持兩岸「和而不統,分而不獨」的狀態,仍是符合美國的最佳利益。然而,美國雖有能力讓民進黨政府「不獨」,但卻無法扭轉民進黨內的「促獨」;美國也可以影響中共維持「不統」,但無法改變它的「促統」,更無法阻止中共因民進黨的「促獨」而對台訴諸武力。換言之,美國維持兩岸僵局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檢驗。

蔡總統日前不斷釋出期待突破兩岸關係的訊息,問題是,突破僵局必須擺脫「九二共識」的緊箍咒。李顯龍認為,新加坡扮演的角色有限,意即「解鈴還須繫鈴人」,還必須由兩岸執政當局採取主動,透過協商對話,共同找出解套的辦法。

台灣和新加坡地緣環境類似,在內部人文精神和社會結構上也有大同小異之處。李顯龍強調,新加坡不會在美國和中共之間選邊站。其實,早在李光耀執政時期,新加坡即遊走美、蘇之間,希望避免受東、西兩大陣營冷戰的影響。李光耀受西方教育,但也接受中華傳統文化薰陶,因此能夠在內部促進族群融合,並以類似「新權威主義」的模式,來促進經濟成長和維持政治社會穩定。

國民黨執政時,馬總統也試圖和北京與華府,維持一個平衡發展的關係。此一政策贏得美中雙方的肯定,認為三邊關係都處在前所未有的最佳狀態。蔡政府是否應在這方面承續前任留下的政策,值得決策當局考慮。

台灣領導人和新加坡一樣,都受過西方教育,都有能力建構一套融合中西文明並可配合本土化發展的政治文化,做為促進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動力。對台灣而言,發展兩岸良性關係尤其重要,可以說是「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換言之,兩岸執政當局都應避免把雙方的「內部矛盾」,升高甚至激化成「敵我矛盾」。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如果兩岸形勢演變至一場美國學者杭亭頓筆下的「文明衝突」,則後果不堪設想。

參與「九二會談」的我方人士指出,「九二共識」其實就是一個心照不宣的「諒解」。如果兩岸能建立「仁者以大事小,智者以小事大」的共識,則雙方實在不須為一個人為創造的名詞而糾纏不清。雙方都應該站在維護兩岸和平發展的立場,各自退讓一步!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美化利富稅改 喪失公義靈魂
林騰鷂/財經法學者(台中市)/聯合報

行政院稅改拍版定案,富人可望因稅改同時享有股利所得分離課稅廿六%,和綜所稅最高稅率由四十五%降到四十%的雙重優惠,但對沒錢投資股票、領死薪水的上班族或無薪資扣除額的軍公教退休族群,反而要多繳稅!

就此,財政部官員坦承,「每年所得稅申報有六萬人名下只有股利所得、沒有薪資所得」,這次稅改的確有打擊到這一批靠股利過活的人。相反的,有一千五百萬元年薪,另有五百萬元股利的高所得者,省稅金額卻可破百萬元!這種利富的稅改,難怪會引起學者與立委的嚴厲批判!

經濟日報在廿九日也大篇幅報導「稅改混戰」情形,謂立法院已有超過五十個版本的所得稅法修正案,如何併案審查,大費周章。

說實在的,此次稅改是財政部無能研究,把稅改方案委外研究及調查,而輕忽中央研究院二○一四年所提「賦稅改革政策建議書」之建議,是一種背離政府研究分工,輕蔑國家最高研究機構多年研究成果之惡行!

稅改方案在此失能卸責心態下,有明顯利富的缺失,但行政院對外界說明稅改方案,卻採納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的建議,「不說是減稅方案,而是以『稅制優化』進行論述。」這種對不良政策的化妝言行,已使賴清德自許的「務實內閣」淪為「失魂內閣」,失去行政應守護社會公義的靈魂!

根據二○一五年最新綜所稅申報資料統計,約有四八七萬戶,即約八十%的納稅申報戶,是免繳所得稅或稅率負擔在五%以下。故此次稅改將綜所稅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扣除額及身心障礙扣除額分別調高,對這八十%納稅戶的減稅效益不大。

相反的,依財政部的所得資料顯示,台灣最高收入萬分之一的家庭中,九十一%是來自股利所得,而對有錢人股票交易所得不課稅及對股利所得採較低稅率,已嚴重扭曲了儲蓄、投資、消費行為!例如富人儲蓄、投資生息在廿七萬元內可免稅,已造成儲蓄行為之扭曲,現發現每年有兩兆元超額儲蓄現象,且已連續三年;在投資行為之扭曲方面,發現在民國一○六年與一○七年,民間投資成長率只有一字頭;在消費行為之扭曲方面,發現消費多增加在奢侈房車、金融服務消費及海外旅遊上,但這類消費行為多集中在股票利得未課稅的富人身上,無助於國內經濟之促進!

又在政府負債總額已逾七兆,且有十八兆潛藏負債的情形下,行政院如不願依中央研究院所提稅改建議書,全面徹底檢討各種不當之利富稅制,以改善只有十二點九%,全世界最低之國民租稅負擔率,則台灣將會倒在日益擴大的財政赤字中!

   
政府夥伴成改革對象 莫讓體育變革陷苦戰
高俊雄/國立體育大學校長(桃園市/聯合報

體育署最近積極啟動變革,卻面對體育團體領導人集團公開反彈。其中的矛盾和癥結如果不公開討論,並尋求根本解決配套方案,這波體育變革恐怕要陷入苦戰。

回顧二○一六年里約奧運會前後,運動員對於權益受損公開表達不滿,引起輿論持續廣泛討論,已經加速政府修法和行政督導作為。台北世大運空前的好成績,更帶動立委對體育改革的全面支持。然而,特定體育團體一直是政府夥伴,培育競技選手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理應雙贏共榮,如今卻成改革對象,令人費解。

本人參與台灣評鑑協會接受體育署委託,自一○三年起規畫執行「奧亞運單項運動團體訪評計畫」,訪評內容包括組織會務運作、會計財務作業、國家代表隊選訓賽制度,以及業務推展民眾參與等四個構面。歸納最近兩年實地訪評結果,有以下普遍現象:

一、國際競賽成績最受重視,但往往忽略選手和教練選拔的公平性,以及參賽所需要的後勤支援。

二、全民運動推廣仍有許多成長空間。

三、大多數協會和國際組織都能維持正常互動,但是能擔任國際組織重要職務或國際級裁判者,只有少數。

四、會員和理監事成員相當穩定。大多數理事長對體育都具有高度熱忱,而且出錢出力自籌財物資源,以維持協會正常運作。但是熱愛運動的青年參與理監會或委員會比例很低。

五、財務收支資訊尚待加強,會計專職人員明顯不足。

上述現象雖然普遍存在於社會團體,但特定體育團體因具高度公共性並擁有許多專屬權力,加上近五年來政府挹注體育團體經費明顯增加,立委和政府開始以高標準檢視,應可理解。但若要順利推動變革,不僅要從法令規章的角度要求體育團體及時改變,也應了解形成體育團體運作模式的背景原因。

早期,特定體育團體理事長多由高階軍事首長、國營事業高階主管或民間企業家擔任。當時因政府挹注資源少,理事長就必自籌財源以維持協會正常運作。之後越來越多企業家熱心體育且願意出錢出力,也懂經營之道,就成為大家推舉的優先人選。但要協會透過運動商品化和市場機制自籌財源,仍有其局限。因此,部分理事長為提升協會運作效率,而將組織運作趨向精簡並淡化公共性,廣邀企業共同推展業務,亦應獲理解。

政府正大幅倍增體育預算經費,鼓勵體育人才實質參與,要求特定體育團體治理透明性和經營專業性,契合國際體壇趨勢。但如何降低個人參與之財力要求門檻,挹注符合法令規章治理運作所需基本財物資源,並對績效優良者提供相對誘因,是應同步考量的配套措施。否則,未來個人會員極可能成為符合規定的人頭會員,要擔任理監事的社經條件可能會更高。

體育運動可以振奮人心、促進健康、凝聚社會,提高國家之國際能見度和競爭力。期待政府這一波體育變革,不要陷入苦戰!

   
變調版援外ODA 誰來監督
楊昀儒/研究生(雲縣林內)/聯合報

蔡總統「永續南島,攜手共好」之旅,出訪前再次提到台灣版ODA政府開發援助計畫。行政院也曾說明,這次ODA不是外交援助,和政府預算無關。

依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對ODA定義:「援助國的贈予或優惠貸款所換算成贈與指數達廿五%以上。」擔保基礎是建立在主權國的相互信任上。

以往,國會審查外交援助預算,只能作形式審查,無法追得項下計畫詳細內容,無實質審查即無法為全民做妥善監督。這次ODA計畫相較於過去外交援助,不是運用中央預算,而是商業銀行融資卅五億美元給外國政府採購機關,由外國政府信用擔保,海外台商進行施作。因此,國會只能就政府對銀行的十五億利息補貼該筆預算作形式審查,卻對於一千多億民間資本,行政院連送進國會的形式審查程序皆省略了。

行政院長說:「銀行將依法行政。」那麼在這次史無前例的ODA計畫中,銀行要依什麼法?並且至今主管機關妾身未明。卻見總統一再公開場合說服民眾接納ODA計畫,不免令人好奇,這次變調版的政府援助外交計畫難道也被定位為總統的國家機密特權?

依據大法官釋字第六二七號理由書,總統雖有國家機密特權,「惟源自於行政權固有權能之國家機密特權,其行使仍應符合權力分立與制衡之憲法基本原則,而非憲法上之絕對權力。」

而本次援外計畫若非由總統主導,還須探討行政院被授權範圍是否能夠涵蓋一千億民間資本,畢竟,這是全民放在銀行的積蓄,如果連最基本的國會監督機制都讓出,行政院也應當主動對全民公開計畫。

台語俗諺說;「仁義莫交財,交財仁義絕。」投資有風險,外交也有風險。ODA計畫是各國都可以投資,若該項標的物也同時有多個海外資本投資其中,台灣政府是否有能力能夠確保債權不受排擠?

又以慶富案為例,如海外建造公司聲請破產,或無法繼續承攬計畫,聯貸恐成呆帳,全民埋單,行政院不負責債務處理。依金管會解釋,徵信與授信由承作貸款的銀行負責,是私經濟行為。那會不會影響民眾理財存款?諸多問題,皆應列入未來ODA計畫的思考。「踏實外交,互惠互助」是由政府跟民間監督攜手同心達成。

   
記取RCA案 勞資攜手防職災
梁文溪/國營企業人員(嘉義市)/聯合報

RCA有機溶劑汙染土壤地下水受害員工求償案,二審判決RCA敗訴,纏訟十餘年,從一審到二審即耗時二年六個月,對罹癌員工,不知能否等到尊嚴獲償那一天。

這次RCA案判決不啻替弱勢伸張公義,更樹立公害賠償的指標;即企業主對於從事危險性、有害性工作勞工,有責任提供教育訓練及完備護具保護。而國內勞工工作權益及安全防護在勞基法、職安法全面實施後更加獲得保障,但能否落實端看勞資雙方協力合作。例如有的企業主動關心員工身心健康,對內推動「員工健康促進方案」及避免員工過勞,讓員工能自我審視身體狀況藉此建立自我保護意識;企業體現保護員工就是維護企業經營績效,在省思RCA案判決後,這樣的做法值得推廣。

   
斬不斷中國影子 台獨只能自我清算
石之瑜/台大政治系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台獨在台灣已完全執政,但台獨反而顯得更不安,因為不能立即給國號正名,因此就集中在其他反中反華的象徵性活動上,即使其中有比較聰明的黨政領導趁機漁利,但是他們所有的掠奪,都須依附在反中反華的活動上才有正當性,反中反華可以不依賴掠奪,掠奪要依賴反中反華。

其結果,使得思想性的台獨蕩然無存,幾乎整個肉體性地綁在中國意象的反面。可以說,台獨的影子就是中國,斬斷就能徹底獨立,但是偏偏斬不斷,所以只好切自己的肉,每切一塊,起碼能讓影子就變小一點。這是為什麼在政治上不斷找尋自己人做中國的代罪羔羊,成為常態。

於是,不論是政治清算或文化清算,都以減量方式出現,包括婦聯會財產以捐贈為妥協;教科書刪除台灣通史序,但文言文比例以保留百分之卅五為妥協;官方網站的國號、國旗儘量減少出現,外交部各種國宴的符號儘量用創意取代符號。

不過,所有這些活動,又都必須保留象徵中國的符號,比如官方國旗放在不明顯的地方;或接受中華文化的庶出,比如教科書曾想採用日本作家寫的文言文。這樣,才能讓民間不會覺得習以為常的生活與價值要被摧毀。

也正因為不能徹底摧毀,就需要開發更多議題來持續,用全面反中反華,來彌補不能徹底反中反華的遺憾。如此就出現更改時區、更改國語、更改姓名拼音、更改區域認同作為東盟國家等提案,層出不窮。

台獨在兩個意義上,把自己綁在中國的反面。其一是,對台灣的內涵難以正面論述,必須表現成對中國或中華文化的排斥。這個動作不能停,只要一停,不但會擔心自己在美日眼中又冒出中國性或中華性,也會讓政敵逮到自己露出中國尾巴。近來柯文哲遭攻擊,就是如此。

其二是,台獨用來反中反華的手段,與他們所想像的中國政治文化如出一轍。簡言之,就是政治掛帥,亦即以政治正確為基礎,解釋、修正、擱置、推翻既有法規程序,來遂行反中反華的意志。所有這些霸凌或整肅手段,在文革中都出現過。

現在,不但清算跟國民黨有關的一切,連跟自己文化有關的一切,都一併清算。既然清算的是自己,所以不可能徹底清算,否則自己就一起滅亡了。就像是切自己的肉,必需切,因為中國如影隨形,切一刀,影子就小一點。伊於胡底,就看什麼時候切到心臟了。

   
LED、太陽能全面反攻-告別單打獨鬥
等了許久,國內終於見到產業秩序最亂的太陽能廠出現三合一大整併。整併消息催化,太陽能股價近期跟著歡聲雷動,然短暫的激情過後,太陽能產業能如其他「慘業」一樣,就此邁向復甦?恐怕仍是投資人心中最大的問號。

要爭大位 柯P缺不了這三個女人
工作巨人、生活侏儒的柯文哲,從競選台北市長以來,屢屢上演「失言」戲碼,靠媽媽、太座、下屬三個女人,或柔軟或強硬,或檯面下化解、或檯面上對抗,屢屢助他化險為夷。但也讓家人和下屬開始成為政敵攻擊的標靶。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