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能源與人事:從務實安倍看偏執小英


【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讓父母瞭解孩子思考與美感的「天賦」,陪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創意思考! 閱讀幾米繪本,經歷心靈的旅行,再到生活的各種新嘗試,【幾米Spa電子報】將成為你最溫柔貼心的陪伴。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8/25 第406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我們等得到真相嗎?
聯合報社論 聯合/能源與人事:從務實安倍看偏執小英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中國製造」崛起 威脅台灣經濟
民意論壇 語文程度 台文科生已不如陸理科生
聯合筆記/中國新潮 圍攻首富
何妨將古文權作西方古典音樂
提高提撥率 年改陣痛良藥
救進士第 竹市府在第一線
川普放棄「美國優先」吧
中韓邦誼 由「薩」生變
嚴震生/川普眾叛親未離,執政聯盟解構中
苦悶少女心有誰知?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我們等得到真相嗎?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八一五大停電轉眼過了十天。但大潭電廠跳電的原因還停留在九天前的說法,沒有進展;而中油的供氣前天又出了亂子,和平電廠則昨天再度出包。我們等得到真相嗎?

十天來,林全應邀去立法院作了一個「專案報告」,政委吳宏謀奉命組成了「專案調查小組」。林全行禮如儀地打完了國會太極,吳宏謀則召開一次會議,聽取了中油和台電的簡報。儘管兩者都掛著「專案」之名,卻未提供朝解答逼近一步的線索,人民只能繼續在電力的鋼索上提心吊膽。

中油包商巨路更換大潭計量站電源供應器,為何只因未將閥門從自動狀態調為手動,即導致整個系統失靈?大潭系統設計是否有重大缺陷,導致發電設備易受外力干擾?陳金德指巨路應負起責任,但一提到巨路獨董是謝長廷的大舅子,為何話題就戛然而止?這些,都是民眾想要知道的真相,但謎底會揭曉嗎?

就像歐洲七月已驗出雞蛋有芬普尼殘留,港、韓也都發現問題;但台灣遲遲才啟動調查,政府部門發布的結果也南轅北轍。十八日衛福部才宣布國產雞蛋安全無虞,隔兩日農委會即查出彰化三家蛋雞場出現毒蛋;到今天,問題牧場已多達十餘家。理應維護食安及國民健康的政府部門,為何表現如此鬆散?

台灣頻頻出現系統失靈,主因有二:一是政客太油滑,二是民眾記憶太短暫。除非人民堅持要得到答案,否則,政府不會對你認真的!

   
聯合報社論
聯合/能源與人事:從務實安倍看偏執小英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兩個外國媒體近日相繼評論蔡政府的施政,一是英國《經濟學人》,稱「台灣能源政策陷入黑暗」,使蔡的「亞洲矽谷」大話蒙塵;二是《日本經濟新聞》發表「竹籃打水的蔡英文」文章,稱她不斷提出改革而結果卻一場空。事實上,蔡總統不僅失去她就職時的光鮮,民意頹勢難挽;更嚴重的是她一直拒絕面對問題,不願就人事和政策作出調整,這是她自縛手腳的主因。

兩年前,蔡英文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身分訪日,和安倍在東京東急飯店「不期而遇」。當時兩人頗多相似:同樣具有「反中」的基因,都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並對自己的理念深信不疑。安倍要重新找回日本的大國榮光,小英則矢言要把台灣變成猛虎。

一般而言,意識形態型的領導人具有堅定的信念,卻欠缺彈性,不易隨環境變化而調整。這類人物喜歡物以類聚,甚至有些偏聽,常常形成小圈圈決策,在執行上更帶點偏執,只求達成目標,而不在意外界眼光。但事隔兩年,安倍與蔡英文卻漸行漸遠。安倍為了實現三支利箭的經濟承諾,宣布重啟核電,並積極與中國大陸對話,同時大幅改組內閣。他從意識形態掛帥,逐漸轉變為務實的領導人。

反觀蔡英文,執政一年多來,不顧勞資反對強推一例一休,不顧政經衝擊執意惡化兩岸關係,不顧電力不足強行廢核,不顧浪費公帑之譏強推前瞻計畫。甚至,當民意支持度跌到二字頭的深水區,仍不顧內閣能力不足,拒絕改組。相對而言,務實因應形勢,使安倍歷經多次考驗都能起死回生;而蔡英文偏執己意,則是她積重難返的主因。

先談核電政策。在福島電廠輻射外洩後,日本一度進入「零核電」時期;但日本電力有三成來自核能,長期廢核將產生缺電危機。安倍上台後,便設法重啟核電,核准高濱及川內等機組重新運作。日本反核團體曾向法院提起假處分,要求終止核電廠運轉,包括小泉純一郎也公開批評他;但安倍堅持必須滿足經濟和民生的用電,這是日本至今不缺電的主因。

反觀蔡英文,在未能精準掌握發電能力下,率爾將核一、核二堪用的機組停掉,又繼續封存核四廠;在再生能源難以提升下,導致用電陷入低備載容量的危機。同時,政府管理和調度電力的能力並未加強,一遇上天災與人為疏失,加上發電設備過勞且難以如期維修,使台灣電力陷於紅燈危機,更發生了八一五全台大停電。即使如此,蔡政府仍不願誠懇面對問題,一味死抱著非核的神主牌,蔡英文的偏執可以想見。

再看內閣改組的議題。安倍初上台時,在內閣中大量任用政治第二代並安插自己的人馬,這使其內閣得到了「公子幫」的名號。直到最近,安倍因深陷森友、加計學園的政治獻金醜聞,加上防衛大臣稻田朋美頻頻失言,導致自民黨在都議會選舉中大敗。安倍為了挽回民心,立刻進行內閣大改組,十八名閣員中撤換了十二人,並大量任用其他派系大老,以期重新獲取人民的信任。

反觀蔡英文所組的林全內閣,一直被外界譏為「千歲內閣」,上任迄今內閣決策頻頻出包,決策品質欠佳,更缺乏執行力,頻頻引來民眾批評。尤其,兩岸關係惡化及一例一休修法均引發經濟不安,供電危機持續擴大,加上軍中醜聞層出不窮,行政管理及警政維安體系脆弱不堪;這些,在在導致民怨沖天。年初以來,外界要求內閣改組的聲音即未曾停歇,蔡總統卻不知是自我感覺良好,或耽溺在同溫層的相濡以沫之中,始終無意改組一新形象。由此可見,蔡英文的偏執相當嚴重。

從能源到用人,安倍的務實,與蔡英文的偏執形成強烈反差。然而,既偏執又偏聽的領導人,要如何把台灣變成猛虎呢?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中國製造」崛起 威脅台灣經濟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今年7月以來,中共軍機頻頻繞台演訓,激起台灣社會多方討論。即使論點有別,卻多認為應將其視為警訊,蔡總統旋即藉由視察空軍基地、鼓舞士氣,暗示嚴肅以待。

相較之下,對於中國大陸積極且計畫性地透過製造業升級等方式,重塑全球供應鏈的商業模式,可能截斷台灣經濟命脈的風險,政府竟選擇漠視。殊不知,中國此舉將為台灣帶來更迫切的生存危機。

國際間對「中國製造」的一般認知,其火候還差歐美日先進國家一大截。特別是人們經常使用的高科技產品,雖大多打上「中國製造」的字樣,看似中國在產業升級上已有長足的進步。事實上,這些產業的終端產品由中國生產,但產品設計及關鍵零組件、系統都必須仰賴國外廠商。從OECD貿易加值資料庫(TiVA)的數據可知,2014年中國最重視的電子與太陽光電產業出口,仍有高達51%的附加價值是由海外企業所創造。因此,與其說是中國「製造」,倒不如說是中國「組裝」。

面對製造純度不夠的問題,中國受到德國工業4.0及美國工業互聯網戰略「啟發」後,於2015年5月推出結合自動化生產及物聯網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從該計畫選定的重點產業大多數是高科技產業,且納入遠程前瞻性的產業(如電動車、風力發電、太陽能等),以及預計在2020年時,核心零組件的自製比率提高到40%,2025年提高到70%等戰略目標,可窺見中國不只要透過產業升級降低對外國零組件的依賴程度,更要提早切入未來性高的產業,在高技術環節上掌握主控權,以重新形塑未來企業與國家的競爭力。

或許有人認為,規劃完整的「中國製造2025」充斥官樣文章,且可能在轉身為國際供應鏈秩序制定者之前,就先累積了一堆債務和過剩產能,令該計畫難以完整推行。但中國政府的決心和執行力,絕對不容小覷,中國政府鼓勵重點產業在海外收購具有技術優勢的公司,就是一例。2016年中國企業的海外交易逾2,000億美元(為2015年的兩倍),其鎖定日本、德國及美國等具有先進製造業優勢的國家,透過收購讓中國縮短與先進國家製造業之間的技術落差。

今年3月,在中國的歐盟商會便出具報告指出,「中國製造2025」的本質就是國家關鍵產業的大規模進口替代政策,並已嚴重威脅到外國公司的地位。中國為了達到技術自主的目的,甚至強迫企業交出關鍵技術以換取市場准入。而今年8月中旬,美國總統川普授權貿易代表署針對中國對美國智慧財產權的侵害,以及竊取商業機密的情況進行調查,也與此脫不了關係,足見擁有先進製造業優勢的國家已感受到中國操作製造「升級」的威脅。

今年5月初中國首架自製商用飛機C919正式在上海浦東機場完成首飛、8月間中國造船公司擊敗韓國廠商,與法國海運公司CMA-CGM簽訂建造意向書,計畫打造九艘規格為2.2萬TEU級超大型貨櫃輪等,標示中國製造實力已達到國際前緣的訊息,更不能視為個案。

眼見「中國製造2025」以產業升級為手段在各地侵門踏戶,且欲重塑全球供應鏈的商業模式,若台灣沒有明確的戰略突圍,只怕高度仰賴大陸市場的三角貿易及台灣製造的零組件,生存空間會愈來愈小。

遺憾的是,就算當前政府真有若干突圍方向,執行力奇差也讓一切成枉然。光是高調聲稱要為「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提供銀彈的國家級投資公司都可難產一年,才在今年7月3日低調成立籌備處。相關單位行政效率之差,讓人對政府全力推動產業轉型的承諾,高度存疑。

面對中國製造的快速崛起,政府不能只會在政策書面報告上,勾註「已執行」就了事。在經濟政策推動上,台灣最需要的是迫切性、正確的規劃及執行力。因為,當中國啟動產業升級進程後,時間就是台灣最大的敵人。

   
民意論壇
語文程度 台文科生已不如陸理科生
王伯元/創投業(台北市)/聯合報
高中新課綱有意大幅刪減高中國文文言文為十篇,主張減少文言文者認為那是過時語言,是八股,是封建、保守的產物,不符合現代社會所需。事實上這是錯誤的觀點。

我們以中華文化傳承者自居,以此做為立足世界的優勢。然這十多年來,因政治上的「恐中」、「拒中」,主政者刻意淡化與中國大陸的聯繫,在教育或思想上都實行本土化,成為一種「文化台獨」。

除在歷史、地理科目上刻意「尊台、去中」,對國語文教育更是「棄文、留白」。然而語文能力培養是競爭力的基礎,學習文言文,對於提升文字的質地及密度有極大幫助。

相較台灣在國語文教材上趨簡趨易,近幾年對岸反而增加中小學古文詩詞的比重,增加學子語文表達及思辨能力。相反地,台灣學生接觸文言文越來越少,無怪乎有大學教授感嘆,台灣文科生的語文程度不及大陸理科生,未來新世代的競爭力堪憂。

除了語文能力,文言文也是與古典文學與文化思想直接連結,其重要性不是「日常生活有沒有用」這種短視淺薄的價值評斷可以衡量。就像莎士比亞作品雖為四百多年前的古英文,但卻是英語世界,甚至是全人類偉大文化資產。

古今中外,有多少人一生成就與涵養都是受益於古典文學,又有多少人的格局與視野均提升自經史典籍,這就是文化的重要。如果有一天年輕世代,讀不懂諸子百家,看不了三國紅樓,自然與中華文化越行越遠,對於中華民族的歸屬感也越來越薄弱。

文化是一種集體意識形態,中華文化精髓在儒家思想。儒家講求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先重視內在修養,提升自己的道德層次,後再來推己及人。一旦揚棄中華文化,這些以「至誠為本體」,以「仁愛為中心」,以「禮義為規範」的思想,就會從社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現實與功利。

當道德修養不再是國家的普世價值;當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道義、仁心越來越薄弱時,整體社會都會為之動搖。在人心不穩定的社會,經濟又如何強勢發展?

文化是個加法,越累積越豐富,但「文化台獨」卻是減法,只會造成人民的失落失根,及社會的失態失序。中華文化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連韓、日、新加坡等國家都將之視為重要資產,我們卻將之視如敝屣,平白喪失可立足於世界的利基。

我們應該重新檢示傳統價值,復興中華文化精髓,從教化人心、安定社會出發,找回台灣固有的倫理與美德。繼而用豐富的文化寶庫,來蓄積軟實力,做為立足世界的利基。

   
聯合筆記/中國新潮 圍攻首富
李春/聯合報
中國首富是個排行變化極快的群體。雖然今天中國已變得相當政治化,但這個群體仍是社會焦點,但性質由民眾羨艷崇拜,變成各方「圍攻」,還是出人意外。

說首富們成為「圍攻」焦點,首先看京東劉強東。京東是中國大型綜合電商平台,也是中國收入規模最大的互聯網企業,其集團市場交易額去年達九千多億元人民幣,京東老闆劉強東娶了個「奶茶妹妹」,又成年輕人偶像。

劉強東變成被「圍攻」對象,是因其「共產主義實現論」。那是劉強東接受訪談中,說了段「咱們中國提出共產主義,過去很多人都覺得共產主義遙不可及,但是通過這兩三年我們的技術布局,我突然發現其實共產主義真的在我們這一代就可以實現。」

這段話引起很多反感和質疑,為此劉強東出來澄清,說「訪談片段被斷章取義並加上了各種誇張的標題廣為流傳,也引發了外界的不少議論。其實這段訪談的語境和背景是我們在討論人工智能時代的各種技術進步能夠為人們生活和社會創造的價值。」

與劉強東的「共產主義」論引發「圍攻」,相匹敵的是馬雲「計劃經濟論」。馬雲最愛說話,也特別愛計劃經濟。前年他說「二○三○年計劃經濟將成為更優越的系統」,去年他說「未來三十年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計劃經濟將會越來越大」。今年五月他再說「大數據時代到來,要重新定義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

馬雲言論引發改革派經濟學家警愓,吳敬璉、錢穎一、張維迎、榮劍等人都站出來,從不同角度批馬雲的計劃經濟論。最引人注意的,是北大經濟學院前院長晏智傑撰文《應當警惕計劃經濟思維的回潮》,點名批馬雲,指「這種說法在我看來不過是一個笑話」。

另一位被「圍攻」的是首富王健林的「響應號召論」,主要針對王健林說「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我們決定把主要投資放在國內」。人們批他過去炫富,現在高調到甘肅扶貧,把資產都賣了,連黃奇帆都批他「幾千億的公司,國內幾乎沒多少資本,真正幾千億的資本都在國外」。

富豪被圍攻因由說來話長,但富豪們近來話風陡變,是有因由。七月國金融工作會議,「重要講話」中有那麼一句:「非常時期,資本要要站好隊、聽指揮、少添亂。」

   
何妨將古文權作西方古典音樂
李家同/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新竹市/聯合報
最近令我非常感慨的是,大家在討論高中國文課綱要不要減少文言文的問題。有一種說法是,現代人從來不用文言文寫文章,所以不必再去學它。我承認很少人會用文言文寫文章,但不用文言文裡的句子,並不正確。

日昨碰到一位科技界大老,他用「妄自菲薄」四個字,我的學生都覺得非常有道理,而且大家都在討論,如果不用這四個字要用白話文表示同樣意思,白話文是比不上古文的。

我的學生都是學理工的,但這些學生和我寫信仍然會用古文的句子。我記得當年美國進軍阿富汗,一位學生用「生靈塗炭」,當然也可以用白話文說,可是我的感覺是,用古文比較好。我有一位同學,當然年紀不小了,寫信給我,說他現在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管他用語是否符合古人的原意,我看了覺得很有趣,因為話中還有一些沒有明講的意思。

我覺得的確不該教太難的古文,尤其不該考太難的古文。但是古文不見得都是艱澀的,舉兩個例子:「長恨歌」和「將進酒」,我曾經教過國中生這兩篇文章,他們不需要解釋就知道每一句話是什麼意思。「將進酒」更是白話文了,第一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誰都會懂。

不過很多古文,尤其是詩詞,小孩是不太能夠完全意會的,可是長大以後就會有感覺,比方說「也無風雨也無晴」或者「與爾同銷萬古愁」。

學理工的人,的確是不太懂文學,可是很多都喜歡古詩詞。有一次搭車,車主人學理工的,可是車子上就放了兩本中文詩詞,可以想見的是當司機開車時,他老兄一定在看這些詩詞。

我現在教一批國中生,每周壓迫他們背一首詩,一點困難都沒有,也很喜歡。我主持的博幼基金會的孩子,每年都要背十幾首古詩。中國的古文有點像西方古典音樂,對人文素養是極有幫助的。

   
提高提撥率 年改陣痛良藥
林欽明/大學退休教師(台北市)/聯合報
由於人口老化,年金改革是大多數國家的政策重點。為了避免國家退休給付超支,並改善人民福利,基本上有兩個可能的改革方向。

第一個是削減退休給付,譬如我國年改提案的做法,降低退休公教人員所得替代率。第二個改革方向,就是增加政府收入,主要是增稅,而且要大幅增稅,這是歐洲國家,尤其是北歐國家的做法。問題是,我國政府願意朝這個方向進行嗎?

我國財政收支困境,不是最近幾年的事。其實,國人百分之十三、四的稅賦負擔,在全球來說是極低的;想想看,北歐國家人民將近百分之六十的稅賦負擔吧!不過,軍公教年金改革只是影響了相對少數人,就引起了那麼大的抗爭;如果要實施增稅這種幾乎影響全國人民的措施,勢必帶來軒然大波。那麼,該怎麼辦呢?

我們應該找出一個較為公允的年金負擔辦法。就如同全民健保一樣,雖然健保利益的獲得者,以老年族群為主,但因保費大致上由全體國民負擔,就不會讓人有不公平的感覺。

以新加坡為例,若一個人從廿五歲工作至六十五歲退休,每年提撥薪資的百分之四十至退休基金,退休後可以再過廿至卅年的生活,那就表示其退休後每年可支用的金錢和退休前大致相當,所得替代率在百分之百上下。

所以,可以不增稅,不過可以大幅提高公保以及勞保費率,也許不必像新加坡那樣高到薪資的百分之四十,譬如說是百分之卅呢?這當然是我國國人目前平均稅賦負擔比率的兩倍,不過還是比北歐國家低了很多。

這種半強迫儲蓄的做法,一來鼓勵勤儉、減少一般人民及時行樂的趨向;二來也可將退休基金做更有意義的運用,譬如用來增進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全,不致老是仰賴國外法人基金的鼻息而被其操控。甚至可以比照新加坡的做法,讓受薪者可以用其退休基金做為購買國宅的自付頭期款,這已使得新加坡成為全球自有住宅率最高的國家。

反年改的抗爭行動,已經讓大部分國人感到極度寒心與厭煩。改革的陣痛固然是必須忍受的,不過,就讓我們忍受那些更有前景的陣痛吧!

   
救進士第 竹市府在第一線
廖志堅/新竹市文化局長(新竹市)/聯合報
看到廿四日「挽救荒蕪的進士第」一文,除感謝作者對於新竹市文化資產的關心與指正外,有必要說些話。

自任文化局長後,看到北門街上的國定古蹟進士第殘舊外觀感到驚訝,深入了解始知延宕修復主因,所有權人鑑於容積移轉及搬遷補償費未解,故而拒絕文化局入內進行修復。為此多次邀請所有權人開會協調後,終於在一○四年獲祭祀公業同意修復。

祭祀公業雖同意修復,但對相關修復細節,仍需文化局逐一與各別所有權人溝通,致使原預計需拆除第三進後期增建物,以回覆原有進士第空間配置,又因居住於進士第第三進的建物所有權人有意見,不同意拆除。經反覆溝通協調,最後終在一○五年文化部同意改以第三進維持現狀方式辦理修復(只修復第一、二進)。

進士第為國定古蹟,依文資法規定權責機關為文化部,然為市容景觀及保存文化資產,一直走在第一線持續與進士第派下溝通協調,並與文化部一同尋求解套方式。依時程預計一○九年底修復完成開放參觀。

   
川普放棄「美國優先」吧
王有康/台北商業大學應用商學系副/聯合報
美國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美國一年平均七千多億美元的對外貿易逆差,中國占了近一半,美方對中國實施三○一條款調查,對台灣恐怕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此乃肇因於台灣與中國貿易關係緊密。

根據三○一條款,美國貿易代表會先尋求與中國協商,以尋求貿易補償或消除貿易壁壘。如果協商無法解決問題,美國可以採取貿易救濟措施,例如徵收額外的關稅、費用和對進口的限制。但川普可能不知道三○一條款乃是七傷拳,七分傷人傷己三分。

因為一旦對中國輸美產品課重關稅,由於中國也是美國汽車的最大出口市場,亦可輕易提高美國汽車進口關稅,對美國制衡。一旦中美採取提高關稅壁壘、進口配額,或出口自動設限等非關稅貿易障礙,雙方貿易萎縮,美國經濟必然重創,屆時恐怕也討不到便宜。因為實施貿易戰,雙方所需付出的代價太高了。

美國三○一立法精神,本身就帶有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濃厚色彩,一直為其他國家所詬病。美方已多次向WTO會員承諾,將遵守WTO規則,不會成為WTO的破壞王。何況根據WTO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瞭解書第廿二條規定,不允許會員國片面地對另一個會員國實施貿易制裁,實施貿易報復之前提必須是,敗訴之被指控國未履行爭端解決機構(DSB)之建議或裁決,並且爭端當事國兩造未能就補償達成相互滿意之協議。因此,美國若片面對中國採取貿易制裁,恐將違反自一九九五年WTO運作以來所訂的禁止實施報復之規定,川普的「美國例外主義」,可能撼動WTO公信力及其體制。

面對川普片面對中國實施三○一條款,中國亦可利用WTO仲裁訴訟解決爭端機制,向WTO反控告美方片面採取貿易保護主義行為。由於整個調查過程至少需一年以上時間,並非像美國單方面宣布提高關稅一樣容易,照目前看來,屆時中國控告美方片面採行貿易保護主義違反WTO規定,打贏官司機率不低。所以對中國實施三○一條款,美國只調查不行動的可能性依然最大。

   
中韓邦誼 由「薩」生變
劉順達/教(台北市)/聯合報
昨日迎接中韓兩國建交廿五周年,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南韓總統文在寅彼此禮貌性交換賀電,一致強調重視中韓關係,並希望早日化解歧見,著眼未來合作與發展。就好像男朋友向女朋友示愛時說的「甜言蜜語」,沒有任何突破目前僵局跡象。

自去年七月,前總統朴槿惠突然決定部署薩德後,讓中韓關係從「天堂」一下掉入「地獄」。中共立即採取各種報復行動,南韓在大陸企業,如樂天超市、現代汽車等受到嚴重打擊,尤其陸客訪韓人數驟減,首爾明洞商街及濟州島的酒店都苦不堪言。

和五年前相較,各項建交慶祝活動大幅縮水。此次,只看到兩國大使館分別在首爾和北京舉行酒會,南韓企業界組團大舉訪陸等,稍早並由一所大學舉辦「中韓關係的昨日、今天及明日」一場學術研討會。這一切明顯可以看得出,兩國「薩德心結」未解,自然悶悶不樂。

在這種尷尬節骨眼上,文在寅不敢去大陸訪問,只好選擇九月初先去俄羅斯訪問,尋求俄總統普亭加強對北韓的「施壓」力度。問題是,習近平與普亭攜手堅決反對美國在南韓部署薩德的情況下,文在寅恐怕只能往韓俄經貿合作上下功夫,無法「別出心裁」。

說來說去,簡單一句話:南韓目前站在選擇美國與中共的崎嶇路上。

   
嚴震生/川普眾叛親未離,執政聯盟解構中
嚴震生/聯合報
八月中,美國總統川普經歷動盪的一周,從維吉尼亞州夏洛茲維爾的種族主義者示威引發流血衝突及無辜人民傷亡,到他三次對此議題發表談話所做的兩次一百八十度轉變回到原點,以至於白宮策略長巴農的離職。川普讓人看到的是他不僅有情緒管理問題,更重要的是,他對種族主義者的和稀泥態度,已脫離一般美國百姓對基本人權及生命的尊重。

自由派媒體對川普作出嚴厲批評,並不意外,民主黨政治人物對他大加撻伐,也是可預期的。許多非洲裔名人站出來表態,則是代表對美國社會仍存在的不公不義感到憤怒。舉例來說,今年美國職籃冠軍金州勇士隊最有價值球員杜蘭特,已表示將不遵循到白宮與總統會面的傳統。

讓川普需要擔心的是,許多支持者,包括企業界人士、國會議員、親他的媒體主管及現役軍事將領,甚至有基督教基本教義派牧師,都忙著與他的觀點劃清界線。部分參議員,如南卡羅來納州的葛蘭姆一直與川普不對盤,他直接點名川普談話是分裂美國人,而不是在癒合他們。外交委員會主席寇克(Bob Corker),指出川普還未展現當成功總統所需要的「穩定」或「能力」,同時也看不出他暸解這個國家的性格。

一九七○年代抒情搖滾樂團麵包合唱團(Bread)有一首經典的歌曲「如果」(If),可以充分描述川普執政七個月以來白宮的混亂情形,用這首歌的第一句「如果一幅畫能畫出千言萬語」,比對他執政之初的白宮一張相片,除了川普和副總統潘斯外,其餘幕僚長蒲博思、策略長巴農、發言人史派瑟及國家安全顧問佛林,都已去職,顯示川普幕僚人事異動相當頻繁。

這還不包括上台僅十一天的白宮聯絡室主任史卡拉穆奇,以及被川普革職的聯邦調查局長柯米。女婿庫許納及女兒伊凡卡大概是川普權力核心唯一可被信任的親人。

川普上台至今,爭議不斷,除人事紛擾外,推出的政策也極具爭議,維州夏城衝突,特別是川普的談話,讓他成為眾矢之的。對川普唯一友善的媒體福斯電視台少東詹姆斯.梅鐸(James Murdock),在給朋友的電子郵件中,明確表示他不同意川普所宣稱在白人至上主義者、新納粹主義者及三K黨分子中會有好人。

去年投票支持川普選民中,仍然有八成並未離他而去。不過當國會議員或是共和黨大老如兩位布希總統,雖然並未指名道姓批判川普,但基本上強調他們無法接受任何形式的歧視。在提供建言的「製造業委員會」許多CEO紛紛去職後,川普乾脆解散另一個企業建言機構—戰略及政策論壇(Strategy and Policy Forum)。

不僅企業大老紛紛求去,川普支持權力基礎的保守基督教牧師也開始鬆動,福音顧問委員會一位超級教會的非洲裔大牧師已辭去委員職務。在川普始終不認為自己說錯話,不願意與這些極端主義團體完全切割的情況下,未來幾周可能還會有宗教及企業領袖離他而去,我們或許正在見證川普執政聯盟解構中。(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苦悶少女心有誰知?
李寶珍/教(新北市)/聯合報
暑假期間,與高中好友返回母校看看,當年教我們的老師均已退休。漫步在校園中,看到招生海報,我指著海報中的學妹驚訝地說:「你看,她們有化妝,裙子還好短耶,這要給以前的教官看到,起碼大過一支!」

反倒是兩位好友見怪不怪回答我:「拜託!都什麼年代了,早就沒有髮禁了,你以為還是戒嚴時代喔?教官才不管這麼多!人家年輕小妹妹,跟我們以前不一樣了!」

走至川堂,牆上的紅榜單恭賀著今年上榜的準大學生,這傳統倒是沒變。記得以前在這所女校求學時,大家畢業後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自己榜上有名,這樣才不辜負三年來的努力。望著榜單,我沉默許久,當書呆子的日子,定期的模擬考,時常恐懼排名殿後的情景,一一浮現眼前。

其實林奕含事件,我跟好友的看法是,她只是在苦悶的升學環境中,要給自己找一個出口,只是她的痛苦與壓力,被一個成年男人利用。廿四日「不教人際關係,教育敗筆」一文提到:「學校老師只教考試或升學制式科目,如何抗拒外界的誘惑或陷阱,老師沒教也不想教,以致學生往往只是考試的高手,卻是處理人際關係的侏儒。」或許吧,因為在女校,感情是禁忌話題,當年老師跟教官視談戀愛如洪水猛獸,誰碰了都沒好下場。

在青春期的少女歲月,尤其女校□,會暗戀年輕有文采的男老師司空見慣。記得當年,學校有位剛畢業的美術老師,每次他走過教室時,同學紛紛投以愛慕眼光,我心想,我們還真可悲,沒有與異性接觸的機會,或許美術老師在業界只是普通人,在女校卻成了白馬王子。

同為女校過來人,我可以理解林奕含在升學壓力毫無喘息空間裡,她想解脫的心情。現在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也會跟學生分享自己當年青澀的歲月,也告訴年輕的孩子如何紓解自己的壓力,愛情不是唯一的出口。因為如果遇到不對的人代價更大,家長也不要避諱與孩子討論兩性議題,早點教育他們打預防針,將來受傷時才容易站得起來,重新面對人生。

   
漫步清晨涵碧步道 神清氣爽好暢快
繼續的來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優雅的健行旅行,夏天暢遊涵碧半島是我們的目標,炎炎夏日還真有避暑的味道,日月潭的氣溫比起台北的酷熱悶熱,確實涼爽多了,入夜後涼呀涼,堪稱中台灣避暑勝地。

沒有卸下的包袱,讓我們看見更不同的楊丞琳
自去年出演了金鐘導演和編劇合力打造的植劇場系列《荼蘼》中,令人悵然若失的鄭如薇一角,爾後我們對楊丞琳的期待可說推及至巔峰,慶幸的是不同於睽違5年電視劇的苦苦等待,她立刻在今年接續交出備受矚目的作品《紅衣小女孩2》。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